122

关灯
从他的心口冒出来,点燃周遭。

    枭鸟纷纷拍打着翅膀,惨叫着,带着火焰在空中翻飞。

    雷声大作,涤荡层云,将它们破开。

     叶鸿生怀着无限地爱意,伸出手。

     半空中,阮君烈散发出万千酷烈,好像红日西坠,需要散发出内蕴的红光与灼热,染红了一大片天地。

    他朝着叶鸿生而去,好像烈阳重归沧溟的怀抱,一刻也不停留。

     阮君烈挣扎着,燃烧着,忽然浑身一轻。

    他终于触到对方,紧握住他的手。

     叶鸿生的眼睛被点亮,眸子里闪动着一种缠绵而痛苦的情绪。

     阮君烈无声地念了一个名字,用尽全部力气,安心地闭上眼睛。

    冥色笼罩下来。

     宾卿。

     第86章后记… 大家好,感谢阅读这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写作中,有朋友对其中的准确性提出疑问,例如军统改名“保密局”应当写出来。

     作者认为,读者朋友都明白“军统”是什么,不影响文章理解,所以没有提到军统改名的事情。

    鉴于有读者朋友十分关切为“军统”正名的细节问题,作者已经加上这句话。

     在闲聊中,作者曾经说过“瞿秋白枪决前,中统去劝降”的话,有朋友提出“那个时候中统还没正式成立”,确实,当时“中统”还没有正式挂牌,去劝他的人是陈立夫。

    陈氏兄弟乃中统首领是常识。

    中统的前身是1927年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当然早就存在了。

     作者不能保证文章中发生过的所有事情在民国时期都有迹可循。

     小说是虚构的,在这篇文章的创作中,作者参阅了史料,但是不可能写史料知识百科,不会每一个细节准确到位,文章是遵循主角的人生轨迹与性格展开,遵循便于读者理解的通俗方式写作。

     作者参阅的材料大多为学者著作,佐以回忆录,并非网络内容,网络上谣言众多,不怎么可信。

    主人公均没有原型,跟现实中的历史人物经历不会重叠。

     文学创作不是新闻,应当有想象力,更要有自己独特的人物创作。

    历史知识可以做路标,没必要做拐杖,没有必要搬运史料拼凑。

    国民党中众多派系,如著名的CC系政学系,作者都没有单独描写,小说不是给国军或者共军做党史。

    因此,对两党党史有兴趣的读者还请参阅正史。

     在这里,对本文中尚未写出来的一些历史背景,作者做一点补充说明。

     孙中山提出“以俄为师”,在此之前,国民党是个封闭的组织,缺乏组织性,搞不起来社会活动。

    直到苏共帮忙改组国民党,中共同时加入他们,国民党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