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笑语闲

关灯
封好。

    那蜜也有讲究,须得是紫藤花蜜,才能气味纯净而不掺杂。

    等要吃的时候,拿纯糯粉拌切成细丁的脂油,再加冰糖捶碎,一层面一层花瓣拌起来放盘中蒸熟,再用冰块煨得微冷,这便成了。

    ” 意欢看着那盘浅紫糕点,很是喜欢:“寻常脂油俗气,藤花清甜解腻,看着晶莹剔透,倒像是春意融融一般。

    ” 如懿听了这赞便道:“舒妃妹妹若喜欢,可得多尝几块。

    ”她才说完,皇帝已经取过银筷夹了一片入口,连连赞道:“清香甜软,的确不错。

    ”说着又眼馋,“还有别的什么?” 如懿的眉眼间含着慧黠跳脱,笑着道:“还有一碟软香糕和一盏甘草冰雪冷圆子。

    这甘草冰雪冷圆子倒也寻常,入口生津罢了。

    软香糕是用粳米粉兑了薄荷汁做的,入口清爽生凉。

    ”她边说边递给皇帝和意欢,不觉生了几分怀念之色,“臣妾幼年随阿玛在苏州小住,最爱这软香糕。

    别处再比不上。

    臣妾随阿玛回京后十余年间再未曾尝到,后来自己按照记忆中的口味试做了几次也不甚佳。

    今日又做一次,倒还能入口。

    ” 皇帝和意欢尝过,便牵了如懿坐下,感叹道:“你幼时在苏州小住,至今念念不忘。

    朕每次听你提起,都十分神往。

    ”他抚着如懿的手背,和缓而坚定,“你放心。

    朕所喜的杭州,你所爱的苏州,便是人间天堂。

    朕有生之年,一定会带你去苏杭山水间。

    ” 如懿心头微暖,脸色淡淡地透出了几分芙蓉晕红之意,一抹少有的旖旎微笑点缀于上,竟是奇异动人:“皇上有心,臣妾多谢了。

    ” 皇帝注目片刻,不觉心旌动摇,越发低柔道:“前儿朕嘱咐如意馆的画师郎世宁为你画了像,你可喜欢?朕觉得郎世宁笔法甚佳,不同于朝中画师的拘束古板,只是怕他一向画惯了吉服正容的模样,画不出你此刻的温柔旖旎。

    ” 如懿见意欢抿着唇笑吟吟听着,越发地窘,眼波横流,睨了皇帝一眼:“郎世宁又不是第一次为臣妾画了,一向也都好。

    ” 皇帝叹道:“先祖康熙时的画师禹之鼎,最善画人物小像,清俊动人。

    ”他笑意温盈,“可惜画像再好,总不及真人风流清朗。

    你曾说人老画不老,岁月匆匆,铭记一刻也好。

    朕会命郎世宁为你一一写实,留待日后细细赏玩。

    ” 意欢微微一怔,似是入神想了片刻,不觉艳羡道:“皇贵妃福气真好。

    皇贵妃说过的,皇上总惦记着。

    且不说旁的,这一年一度苏州进贡的绿梅,只有皇贵妃才有呢。

    ” 皇帝意态闲闲,睨了意欢一眼笑道:“舒妃这是吃醋么?四季百花繁盛,皇贵妃却只爱梅花一种,尤其是绿梅。

    朕起初也疑惑她为何喜欢,后来一见才知,梅花中唯绿梅色泽纯绿,枝梗亦青色,恍如翠袖笼寒映素肌,特为清妍别致。

    有好事者比之为九疑仙子萼绿华,倒也合宜。

    ” 意欢俏生生的脸孔一板,取了一片软香糕嚼了道:“臣妾不过叹一句羡慕罢了,皇上便要这般取笑,真是无趣。

    ” 皇帝满眼皆是笑意,只看着如懿牵着她的袖子道:“你瞧,舒妃生气了,你可要怎么赔补才好?” 如懿低低啐了一口,笑着道:“皇上自己惹的祸害,关臣妾何事?岂有让臣妾赔补的道理!” 皇帝笑得前仰后合,指着二人道:“你们俩一个个牙尖嘴利,算是朕说不过你们。

    罢了罢了,朕只是觉得这糕点十分惬意,但得配个什么茶才算极佳。

    ” 惢心忙道:“皇上说得是。

    可不是,咱们小主就备下了。

    ”说罢端出一把青玉茶壶,倒出清洌茶汤,道,“这是松阳进贡的银猴茶,小主说了,也不是什么最名贵的茶,但胜在山野清新,颇有雅趣,配着这些江南糕点,最是回味甘芳。

    ” 皇帝举杯抿了一口,便道:“入口鲜醇甘爽,仿佛有点栗子香。

    ” 意欢品了半盏,便道:“臣妾也曾听闻银猴茶,只是难得见到罢了。

    配着今日的点心,果然最相宜。

    ” 皇帝夹了一片白菱藕送到如懿口边:“你忙碌那么久,自己也不尝尝么?”如懿拗不过皇帝,就着他的手吃了一片,道:“臣妾其实并不擅长厨艺,只不过尽力一试罢了。

    ” 还不待皇帝说话,意欢轻摇罗扇,似笑似嗔道:“是不是只有皇上喜欢的,皇贵妃才会尽力一试?” 如懿见她一双眸子晶光潋滟,也不知她是玩笑还是醋意,只蕴了浅浅笑色道:“换作舒妃妹妹也会这样,是不是?”她眼见意欢的脸越来越红,仿佛不胜羞涩,只暗自好笑,转头看着皇帝手边的书卷问:“方才皇上和舒妃妹妹在瞧什么书,这样有趣?” 皇帝将手边的书卷递给如懿,笑道:“是纳兰容若的《饮水词》,算来也是舒妃的娘家人了,都是叶赫那拉氏的文笔。

    ” 意欢素来清冷的脸庞含了一抹温柔笑色,仿佛二月枝头新绽的鹅黄嫩叶。

    她低下头卷着衣角,轻声道:“臣妾是真喜欢纳兰容若的词,倒不是因为都是叶赫那拉氏的缘故。

    臣妾进宫前就知道,皇上喜欢纳兰词。

    ” 皇帝看她一眼,甚是温柔。

    他的手指笃笃敲在桌上,激起沉沉的余音袅袅:“朕喜欢的,你都很喜欢。

    朕也觉得纳兰的词极好,读来口角噙香。

    ” 意欢纤纤手指翻过浅黄书页,指着其中一篇道:“旁的也就罢了。

    臣妾细细读来,觉得这一首《采桑子》最佳。

    ”她细细吟哦,语调清婉,“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