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关灯
“他写的文章诗词我都看过了,确实很不错,但也不至于到我爹娘让我和他学习的地步吧?” “而且只会作文章诗词有什么用,治国要看经义策论,可有何出彩之处?” “你们是不知道,我爹连夜找了书法大家来教我。

    ” “我更惨,我娘说人家陆九思在配所里都能练字,我天天锦衣玉食,再写不好字,我就别吃饭了。

    ” 部分太学生又是气愤又是嫉妒,完全听不到另一部分同窗的话。

     “……其实,陆九思的经义策论挺出彩的。

    ” “《悯农》《望海潮》这样的诗词也能叫‘很不错’啊?那分明是特别优秀好不好。

    ” “我劝你们不要太冲动,陆九思声名在外,绝对有他的过人之处。

    ” 更有太学生中的优秀学子试图跟他们推心置腹:“我们的确没有亲眼见过陆九,我也可以理解你们对他不能心服。

    可我们见过陆二,太学上舍年年私试他第一,在他家里出事之前,你们哪一次考试时考过陆二了?” “我不敢说我对陆二本人心服,可不论如何,我是服气他的本事的。

    而陆二都不能得官家特赦,反而是他弟弟陆九得了这番殊荣,还不能让你们看明白陆安此人不容小觑吗。

    ” …… 殷阁无奈轻轻摇头:“有些学子确实听从了劝诫,但也有十分张狂之人,将陆兄恨恨记在了心中。

    我听说后,忧心陆兄不知此事,吃了暗亏,方才来寻。

    ” 陆安拱手礼道:“多谢。

    ” 殷阁打趣道:“你若谢我,口头谢可不算数,得备一顿火锅,我自来赴。

    ” 陆安笑道:“行。

    最好的锅底,现切的鲜肉,择日不如撞日,不若便今天吧。

    ” 殷阁也笑了:“择日不如撞日?陆兄这话实在雅趣。

    便为了这一句话,我也要今日吃这一顿火锅!” 殷阁又转头看应氏兄弟俩:“二位可要来?九思说过,吃火锅一定要人多,热热闹闹的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