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关灯
小
中
大
“九思,答应我。
”应劭之握着陆安双手,十分诚恳:“在写出来下半阙的第一时间,就把它告诉我,可以吗?这是我一生的请求,劳烦了。
”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哼哼哼……”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哼哼哼……” 唱调周而复始,回环往复,唱者声音清澈,不见杂质。
旋律中窗外飘出去,这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酒楼,坐落在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上,但很快,就陆陆续续有人或是寻常民众,或是读书士子,觅声而入,不一会儿,酒楼的座位上就挤满了人。
上舍学子们没注意到这个变故,还以为只是到了饭点,酒楼的人才变多了。
金岱恼怒地说:“你就不能不唱了吗!” 本来就气了,还在这里唱!他是不知道这词好吗!可就是词越好,越像每一个字都在嘲笑他的平庸! 正是因为词好……他才没办法去否认这首词! 唱歌的学子同时也是之前说“这首词真的挺好看的”的那名“叛徒”却是滔滔不绝地说:“这首词唱起来真的很好听,不愧是能写出《望海潮》的陆九思,很有古乐府的韵味。
” “你们知道它好在哪里吗?它是一首没有固定地点的词,长亭外,古道边,谁家送别不是常在长亭?谁家送别不在大道边?谁家送别不往远处看,目送那人离去,所以才有了‘芳草碧连天’。
” “折取柳枝表达惜别之情,既是习俗,也是典故,所以才有那‘晚风拂柳’。
而送别时有欢送会,会上有乐声,所以才有了‘笛声残’。
而且这个‘残’字实在是点睛之笔,一下子便把送别时那种淡淡的愁绪与沉沉的相思点出来了,笛声本是缥缈的,染了愁绪,染了相思,才变得沉重有形,才会因着被送别者离去而变‘残’。
有形才能变残。
” “被送别者越走越远,便有了夕阳山外山。
” “陆九思的词作功底实在深厚,这么两三笔,一幅送别画就写出来了!实在是美!” “叛徒”说得兴起,过分地兴奋激动了,
”应劭之握着陆安双手,十分诚恳:“在写出来下半阙的第一时间,就把它告诉我,可以吗?这是我一生的请求,劳烦了。
”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哼哼哼……”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哼哼哼……” 唱调周而复始,回环往复,唱者声音清澈,不见杂质。
旋律中窗外飘出去,这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酒楼,坐落在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上,但很快,就陆陆续续有人或是寻常民众,或是读书士子,觅声而入,不一会儿,酒楼的座位上就挤满了人。
上舍学子们没注意到这个变故,还以为只是到了饭点,酒楼的人才变多了。
金岱恼怒地说:“你就不能不唱了吗!” 本来就气了,还在这里唱!他是不知道这词好吗!可就是词越好,越像每一个字都在嘲笑他的平庸! 正是因为词好……他才没办法去否认这首词! 唱歌的学子同时也是之前说“这首词真的挺好看的”的那名“叛徒”却是滔滔不绝地说:“这首词唱起来真的很好听,不愧是能写出《望海潮》的陆九思,很有古乐府的韵味。
” “你们知道它好在哪里吗?它是一首没有固定地点的词,长亭外,古道边,谁家送别不是常在长亭?谁家送别不在大道边?谁家送别不往远处看,目送那人离去,所以才有了‘芳草碧连天’。
” “折取柳枝表达惜别之情,既是习俗,也是典故,所以才有那‘晚风拂柳’。
而送别时有欢送会,会上有乐声,所以才有了‘笛声残’。
而且这个‘残’字实在是点睛之笔,一下子便把送别时那种淡淡的愁绪与沉沉的相思点出来了,笛声本是缥缈的,染了愁绪,染了相思,才变得沉重有形,才会因着被送别者离去而变‘残’。
有形才能变残。
” “被送别者越走越远,便有了夕阳山外山。
” “陆九思的词作功底实在深厚,这么两三笔,一幅送别画就写出来了!实在是美!” “叛徒”说得兴起,过分地兴奋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