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关灯
“他的意思是,你挡着他的路了,劳烦你让让。

    ” 结巴立马点头。

     金岱心情不快地侧开身,结巴顺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杨彭年给结巴倒了杯茶,结巴道了声谢。

     这么一打岔,金岱也就不再说起之前的事了,只是臭着一张脸站到一旁,扭头看向自己的同窗:“彭年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彭年微微一笑,便开始解答:“九郎君此前当众提议要办军校,官家应允了。

    他这便牵扯进了文武之争中,想来他近来应当在为这事苦恼和头疼,所以才又是暗地里挤兑人,又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至于后面那‘柳暗花明又一村’……要么是他已心境开阔,不再为此事烦恼,要么是他已寻到解决之法了。

    ” 金岱,包括其他没有猜到这事的人都是恍然大悟起来。

    还有人懊悔不迭,觉得自己家可以帮上忙,可惜少了一个巴结陆安的机会。

     这一大串分析哗然传开,听者皆是赞同,对于陆安卷入文武纷争一事又叹又怜又可惜。

     陆安本人:“……” 终于,她也有一天被阅读理解了。

     面对着学生们一脸疑问地看着她的样子,陆安感觉解释也不对,不解释也不对,于是她只能:“该上课了。

    ” “明日便要开始省试了,我还差一个《礼记》没讲,今日便讲一讲这《礼记》。

    ” 说着,陆安拿出了自己的教案。

     第149章 十二经中,陆安对于《礼记》的兴趣仅次于《周易》之下。

     “在外人眼中,《礼记》听名字就是讲礼仪的东西,十分枯燥无味,然而并非如此。

    ” 陆安深谙发声法,哪怕在此世没有喇叭,没有麦克风辅助,她的声音在场中亦是清晰可闻。

     “学《论语》当学仁,学《孟子》当学义,学《中庸》当学诚,学《尚书》必须了解何为‘中’,学《诗经》主要突出三个字‘思无邪’,学《春秋》便是学习如何分邪正,学《易经》,当记住八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而学《礼记》,其核心是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