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关灯
快了步伐,又维持在一个常态的调子上。

    感受风从袖间穿过,陆安不会否认,她的心情有那么瞬间是十分的期待和雀跃。

     集英殿啊,行发天下的政策皆起于此。

     陆安走了进去。

     身后无数士人随着她走了进去。

     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陆安今日方知,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何等光景。

     上首的官家,下首的文武百官位于殿中,当他们注视而来时,视线交汇之际,彼可取而代之之心便悄然跃动。

     * 众人拜于殿下,左相黄远柔进题:“陛下,此次殿试,臣列策题为:土地。

    ” 这自然不是只有简简单单的土地二字,策乃对策,土地不能说是对策,由官家自诉衷肠,从朕之德行,朕之国策,朕之治理国家,到国之文化,国之财政,国之风气民俗洋洋洒洒至少数百上千字,最后说“未知何帝之法制可遵,土地于大薪军队可重”,要求每人据此口述一篇论文。

     简而言之:朕打算搞军功授田,但是很多人都说这样不好,你们回答一下军功授田是好是坏。

     这是陆安总结的。

    至于别人怎么总结,怎么理解的题目,陆安不知道。

    论文这种东西,起题从来不会一致。

     气氛逐渐静谧与凝重。

     众士人开始打起腹稿,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大致一刻钟后,陆安开口:“陛下。

    ” 重大场合,便要口称陛下。

    这些礼节早有礼部官员为他们讲解过了。

     “臣策已成。

    ” 所有人的目光一瞬间汇聚。

     陆安长身玉立,若淡淡青山。

     这就已经想好对策了?! 居然这么快就想好对策了?! 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众人脸上,或是惊喜,或是凝重,或是激动,或是好奇……万般情绪,不一而足。

     荡气回肠的三连后,跟着的是陆安的对策。

     “臣闻善言古者,必考之于今;善谈今者,必求之于古。

    ” “由古至今,自三皇以来,因地起纷争,因地而漂杵,因地以赐姓,因地而变法,王朝分南北之灾,布衣绎绎以避难,此依赖土地所以自相残杀也。

    ” 这是陆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