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关灯
三两句话便概括了他们的过往,没有使用激烈的措辞,没有表达出强烈的情感,甚至连他们共同的回忆都没有提及。

     岁月流转,一切只剩下平淡。

     “当年我们上法庭撕破脸的时候,我的所有资产被冻结,身上仅剩从银行取出的四百万定期存款,连一张能自由支配的银行卡都没有。

    你和你的小情人当时恐怕都在背后嘲笑我,觉得我人傻钱多好骗,是不是?”时添说:“你恐怕忘了,我大学时主修的是金融专业,在哈尔滨遇见你之前,我一直在投行工作,负责企业融资和风险规避关联业务。

    ” “当你刚提出要合伙创立封禹的时候,我特意设立了一个独立基金,专门管理我个人的资源和偿债费用。

    后来,在我们共同融资的过程中,我也特意要求法律部在协议中加入了一些排他性条款,同时将一部分个人资产转移到了信托。

    这笔资产在最高收益时……应该大约有七八个亿。

    ” 察觉到周围的警员有些不耐,他简化了更多细节,平静回望季源霖:“我从不是一个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但还是选择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能够赢得我的信任。

    我承认,你在前八年都做得非常好,让我几乎快要完全信任你了。

    ” “你有没有想过,我原本做了那么多未雨绸缪的手段,为什么到最后还是沦落到一无所有,需要寄人篱下的地步?” 时添眨了眨眼,目光幽亮,“当初同意和你步入婚姻,是我与你共同面对未来的决心。

    ” “……” 听到时添的话,季源霖愕然地抬起头,眼中流露出无法掩饰的怔然。

    他紧紧地盯着时添,似乎在努力理解对方话语中的含义。

     他为了在时添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资产转移和潜逃国外的计划,提前进行了长期的精心准备,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甚至不惜花费巨资拉拢封禹的几位主要高管,以防止时添在计划实施中途察觉到异常。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计划成功后,他发现时添并没有为自己准备任何后路,以至于在变故发生后直接陷入了破产的境地。

     而时添刚才的这番话,虽然没有明说,却透露出了一个被他遗漏的、非常关键的信息---- 因为决定和他步入婚姻的殿堂,携手共度余生,因为选择了百分百相信自己的丈夫,也就是他。

     所以在结婚前,时添放弃了个人持有的信托基金,将全部资产归入了封禹,也就是他们的共有账户下。

     ……他居然还有脸质问时添,有没有爱过他。

     时添曾愿意放下过去,努力试着与他相爱。

     但那时的他,辜负了时添。

     “像你这样的人,”他听到时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