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请罪道自身无能,白白空置了如此诸多岁月,还请皇帝陛下降罪。

     嬴政脚步终是停下,回头,没有任何表情与情绪的侧目看向文士。

     直至文士身形拜倒阴魂不自觉地颤抖,方才开口,无甚起伏道: “这不重要。

    ” 于此一瞬间,法家的功利思想仿佛在这君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又或者说从在原身身上醒来并且知道了死后的种种开始,嬴政便已经不再对这曾经的故人抱有任何信赖。

     因而文士一瞬间惨白下来的面色之下,嬴政只是不轻不重的做出警告道: “你当知晓,想要留在朕身边......” 能者上,不能者下。

    青山松柏,从秦穆公与商君开始,那些自六国网罗而来的人才,那些替大秦而效力的臣子,最终的结局其实算不得好。

     嬴政原本是想要做出规避原本是想要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的。

    只是最终的结果却证明,纵使他这个君王再如何的优容与宽和,亦逃不得史书工笔,逃不得那个刻薄寡恩、残忍冷酷的评价。

     任他身后洪水滔天的嬴政并不在意这一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存在于心间的那根刺并未因此而被拔除。

    甚至在不断提醒着自己,曾经的做为又是何等的可笑和离谱。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

    心灵与意志再是强大不过的帝王并不会因此而被打倒,甚至是陷入到那思维的怪圈之内。

    不过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已。

     这样的道路无人走过,无人敢走,无人能走。

    嬴政既然是踏上了,那么便不在意给之以赦免,使其再度回到自己身边,为接下来的伟业而效力。

     但这并不代表嬴政便会予之以过往的信重和容忍,为这背主的旧臣顾念和打算。

     因而君王目光如冰,言语似风中的柳絮一般飘散在空中。

    并不因那份李淳风与袁天罡二人所不知道的过往,而对中年文士有任何的特殊。

     以致于嬴政回首走出去一段距离,文士方才从那怔楞与冷汗直流中回神,露出苦笑。

     但对中年文士这等法家集大成思想的功利之辈而言,只要是一点明光,一根绳索,那么便会不顾一切的向上攀爬,获得自己想要获得的一切。

    纵使一时沦落至谷底,甚至是自暴自弃自我放逐,可故主当面,皇帝陛下再度回到这世间...... “李斯啊李斯,这世间难道还有谁能够较之以皇帝陛下,更能够值得你追随的吗?” 文士,或者说曾经的大秦丞相李斯扪心自问。

    并不因嬴政的做法而气馁,更不因此而放弃。

    而是自觉地再度跟上了嬴政的脚步,并且挤到李淳风与袁天罡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