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雏凤鸣 第二十二章 经冬知暖意

关灯
,连烛火都纹丝不动,便松了口气,将手中的书合上。

     窗子忽地被风刮开,发出“嘎吱嘎吱”刺耳的响声。

     因为她看书时不喜欢被打扰,杜若和福米就在外间做针线,孙清扬也不叫她们,自己起身将窗户关好,眼角瞥到窗外回廊边有个人影闪过,心头一紧道:“谁在外面?” 静了片刻,孙清扬正欲叫人,玄色的身影从桂花树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一个男子低哑的声音响起:“妹妹,是我。

    ” 几个月不见,朱瞻基像是长高了许多,原来清脆略带童稚的声音变得低沉,略带沙哑,像是有风箱在他的胸腔回鸣,说不出的好听。

     见朱瞻基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似是百感交集,复杂得看不懂,孙清扬不解地摸摸自己的脸:“朱哥哥,我脸上有脏东西吗?” “噢,没。

    嗯,这里有一个米粒。

    ”朱瞻基先是否认,又改口,手轻轻地抚着孙清扬的脸颊。

     如此真实地站在自己的面前,苹果脸热热的、红扑扑的,看上去很是温暖,就像她是从夏天里走来的一样。

     “朱哥哥,你快进来吧,起风了,好冷。

    ”孙清扬缩了缩脖子。

    只开窗这一会儿工夫,她就觉得好冷,朱哥哥也不知道在外面站了多久,帮她拿掉脸上的米粒时,他触到皮肤的手指冰凉。

     朱瞻基翻窗进屋,关上了窗。

     外间的杜若像是听见了什么动静,扬声问道:“小姐,你在喊我吗?” 朱瞻基冲孙清扬摇摇手指,孙清扬回答道:“没有,我在念书呢,你别进来扰我。

    ” 朱瞻基忽然将孙清扬拥在怀里,紧紧地抱了一下,才松开。

    看到孙清扬有些不悦的眼神,他讪讪解释道:“我在大漠时,沙场上刀剑无眼,有时,旁边人的血会溅在脸上,刚才还说着话的人下一刻就没有了呼吸。

    那个时候,我就想,如果回来,要好好抱抱你。

    ” 没别的意思,就是抱一下,感觉还活着,还能呼吸,还能说话,还可以拥抱。

     而不是像皇爷爷和权娘娘,阴阳相隔,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所以回府后,他见过母妃,就到碧云阁来了,看到窗前她小小的身影,又不急着见了,就站在院里的桂花树下,看着那剪影在灯下,一页页地翻着书。

     她的世界,没有他在,好像也蛮平和自在的。

     而他的世界,有她在了,就要多一分美,多一分欢喜。

     每天都想见到她,每天都想听她说话的声音。

     经过奥云塔娜的事情,朱瞻基似乎对男女之间的区别有了认识,就像奥云塔娜向他的告白:我喜欢你。

    这四个字,他也想对孙清扬说。

     但他知道肯定不能说,会吓着她,或者是气得她小脸涨红,再也不理自己了。

     她还太小,什么时候,她才能长到自己这么大啊! 朱瞻基这会儿的心情,就是小小少年,有些烦恼。

     孙清扬不明白朱瞻基为什么会在生死的瞬间想到自己,但她知道这是朱哥哥和她很亲近的意思,就决定原谅他不顾男女之别的拥抱。

     虽然原谅了,但她还是一脸嫌弃地说:“你身上那么凉,把寒气都传给我了。

    ” “所以才抱了一下,要不然,会把你骨头抱断的。

    让我看看,妹妹长高了,也瘦了。

    ”站在灯下,朱瞻基仔细打量着孙清扬。

     抽了条,有点小少女的模样,笑嘻嘻的样子很甜,但清冷的眉目却像一朵冬日里欺霜傲雪的梅花。

     长得更好看了。

     “你也长高了,长瘦了。

    ”说完,孙清扬又正色对朱瞻基说,“朱哥哥,你以后不可以这样子站在屋子外吓人,也不可以这样翻窗进我屋子里,还不许我让丫鬟进来,这样是不对的。

    ” 朱瞻基愣了愣说:“刚才吓着妹妹了?” 孙清扬点点头说:“嗯,正好又刮风,有点害怕。

    虽然一家人不用太拘礼,但你这个时辰到这里来,也不妥当,若是让有心的人看到了,又要中伤我了!” 从朱瞻壑那天说明惠郡主她们谣传她有个青梅竹马小郎君的事,孙清扬虽然面上装作无所谓,心里却还是有些介意。

    从那天开始,即使和朱瞻壑再见面,旁边一定要有丫鬟候着,再不肯单独相处,免得又被有心人编了话,乱传一气。

     今日虽然依着朱瞻基没有让杜若她们进来,但她却觉得这样不好。

     大家都长大了,不该像以前一样,熟不拘礼。

     朱瞻基脸沉了沉问:“谁中伤你?胡说什么了?” 孙清扬摇摇头说:“也没什么,夫子也说过,男女七岁不同席啊,现在朱哥哥长大啦,不合到我屋里来。

    ” 朱瞻基不以为然地说:“别说席,就是榻,我们也没一起坐过。

    自己家人,在一个屋里待着有什么关系,况且杜若她们就在外面,我们说这么一晌话,她们哪有听不见的,不过因为听到是我的声音,所以不进来罢了。

    妹妹你别担心,我自有分寸。

    ” 孙清扬一跺脚道:“反正,以后你不许这么鬼鬼祟祟的,不许支开我的丫头。

    ” 朱瞻基看着孙清扬,弯弯的眼睛笑着,好脾气地说:“行,都依你!不过,今儿个你得依我一件事。

    ” “什么事?” “陪我下棋。

    ” 朱瞻基一次也没和孙清扬下过棋,他甚至不知道孙清扬会下棋,但他进来时,瞥见孙清扬刚才看的书是一本棋谱。

     和她下棋,不知道谁胜谁负? 一时玩心大起,非要扯着孙清扬答应他的要求。

     听到朱瞻基的这个要求,孙清扬没有立刻答应。

    临来前,母亲曾经告诫她,奕道暗含权术,自古以来与帝王之术息息相关,一个人棋下得好,人们往往会认为他善于谋略,工于心计,而忽略了棋品即人品,去真实地了解一个人。

     对于孙清扬这种最初下棋是母亲要磨她性子,结果因为天分颇高,她又是真心喜爱,以至棋艺突飞猛进。

    但对她来讲,下棋就和爬树一样,是好玩的东西,一牵扯到那么大的内容,听听都头疼,所以来京师以后,除开在自己屋里看棋谱摆棋子玩,没让任何人知道她会下棋的事情。

     刚才也没想着把那本棋谱藏起来,结果,被朱哥哥发现了。

     孙清扬有些懊恼。

     “你答应和我下棋,我决不会告诉别人你会下棋的事。

    ”朱瞻基想起府里没人知道孙清扬会下棋的事,想她不愿答应自己肯定是怕被人知道了,就信誓旦旦地保证。

     孙清扬的懊恼,更多的是她虽然在棋上有些天分,但她不过是个女孩子,主要的对弈者就是自家的父亲,提高太有限了。

    但朱瞻基是六艺皆精,因此,她根本不会是他的对手。

     要是败得太惨,岂不是很难看? 见孙清扬犹豫,朱瞻基微微一笑,带着哄小孩似的纵容说:“让你执黑可好?” 孙清扬好胜心起,说道:“不行,猜子吧。

    ” 竟然还没下棋就让自己执黑,言下之意,是断定自己会输得很惨吧。

     扬声叫杜若拿云子来。

     杜若抱着两罐云子和一张棋盘格进来,见朱瞻基丝毫没有惊奇,想是刚才在外面已经听出他的声音。

     将云子放在罗汉榻的小几上,朱瞻基笑着示意孙清扬开始。

     杜若又拿了热茶进来,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盅。

     孙清扬随手抓了几粒白子,看了一眼皇长孙。

     朱瞻基端起茶低头喝了一口,眼皮都不抬地说:“单。

    ” 孙清扬伸开让他看,“是双数呢。

    ”她随手拿起黑子,往棋盘上下了一个。

     执黑者先行,这是围棋的规矩。

     下了几步,孙清扬就拿起一颗云子,将落未落地研究。

     朱瞻基的棋风,既硬且辣,该诡诈处有阴狠,该圆融时,又很是韬光养晦,她不是对手。

     但她又不甘心输得太惨,一直在负隅顽抗。

     可惜棋力相差太远,朱瞻基还在步步紧逼,杀得她人仰马翻,几个回合后,棋盘上余的黑子就所剩无几了。

     望着棋盘,朱瞻基低笑道:“还不罢手?” 孙清扬伸手搅乱棋局,嗔笑道:“朱哥哥这样的棋艺,就该和大学士们去琢磨如何更胜一筹,拿我一个小女子开什么心?” “妹妹其实下得很好,我不骗你。

    只是你的实战经验太少,所以一味照着棋谱摆局,就容易被人识破,将你的计划破坏掉,并不是你下得不好,等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我未必能够下得赢你。

    ” 知道朱瞻基是安慰自己,孙清扬看看棋盘上的残局说:“片甲不留了还说我下得好啊,朱哥哥真会安慰人。

    好了,棋也下完了,天色已晚,你这会儿可该回去了吧?” 一听让他回去,朱瞻基想到又要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感觉,脸上不由得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悲怆之色。

     即使再怎么说笑,那生死之间一线相隔的压抑、恐惧感,还是挥之不去。

     看见他的表情,孙清扬吃惊地问:“怎么了,朱哥哥?” 朱瞻基红着眼看着她说:“权娘娘殁了!” 他倒不是对权贤妃有多深厚的感情,只是看见一向威风凛凛的皇爷爷竟然会哭得像个孩子,对生死无常有了新的认识。

     他再一次感受到上天视万物,不过如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