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雏凤鸣 第三十章 红烛昏罗帐

关灯
祥较为亲厚的六妹、七妹见她哭得伤心,也拉着她的衣袖,抽抽噎噎起来。

     花厅里,容易被感动的女人们小声抽泣着,此起彼伏的哭声不绝于耳。

     一时间,俱是如同生离死别般的撕心裂肺。

     害怕误了吉时的全福太太,忙掏出帕子给胡善祥擦拭眼泪,娶亲太太笑着说:“皇太孙妃真是母慈女孝,别不舍得了,这可是嫁到天家去呢。

    吉时到了,新人该上轿了,快别哭了!” 大家方才渐渐止住了哭泣声。

     胡荣叫胡安说:“还不背了你三妹妹上轿!” 娶亲太太将大红坠珠镶宝的盖头给胡善祥盖上,又和女官们引着胡善祥趴到了她兄长的背上,退开了几步。

     胡安正准备抬脚朝外走,胡善祥说哥哥停一停,她将盖头掀开了些,看着胡荣轻声说:“望父亲从今往后善待母亲,勿再做那宠妾灭妻之事。

    ” 声音很小,小到只有胡荣、胡安和她自己三个人听见,却听得那父子俩的神情俱是一震。

     何时,这个女儿(妹妹)说的话,竟然有了这样的威仪? 胡善祥在出门时,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养自己的家,放下了绣金缀珠的红盖头。

     室外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院子里那株丹桂树开得正好,满树桂花橙红,如晚霞似彤云,一阵风吹过,密密匝匝的橙红花瓣纷纷扬扬地兜头盖脸撒了一地,如同红毡一般铺陈,像是每一步都透向锦绣天地,格外有种浓烈哀艳,回光返照的美丽。

     胡善祥放下盖头,泪水顺着她的睫毛滚落下来,将红色的罗衣晕染开去,像一朵朵红色的丹桂花开在胸襟。

     吉时一到升舆启驾。

    大队人马和新娘子丰厚的嫁妆箱笼经前门,沿御道,过大明门,入承天门、端门,到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再从午门正中门洞进入皇宫大内,经太和门,到乾清门。

    皇太孙妃仪仗入乾清门后,有太监、宫女列队夹道欢迎。

     乘轿从五门——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的中门抬进皇宫大婚,是只有皇后、将来会成为皇后的太子妃、太孙妃才能享有的尊崇。

     在丹墀下,迎亲使者还节复命。

    鼓乐声中,礼部官员将皇太孙妃的金册、金宝,交给专门负责的女官陈列于乾清宫后面的交泰殿。

     胡善祥坐的礼舆,由诰命夫人、女官、宫女们引着、扶着,一路护送着,送到东宫去拜天地,行大礼。

     朱瞻基沉默地看着红绸另一头的胡善祥,细长的脖颈,被重重曼曼的罗衣掩着,有种弱不胜衣的感觉、只是那红彤彤的喜服令他觉得不快,就是因为这个人的出现,清扬穿不成大红的嫁衣。

     虽然明知道这不是胡善祥的错,但他的心里还是一阵刺痛,连自己的脚步停下来都没发觉。

     红绸另一端的胡善祥也止步不前,安静地等着他抬脚。

     仿佛不过须臾,又好像过了许久,朱瞻基的声音如同从天边传了过来:“慢一点儿抬脚,这台阶上滑。

    ” 只是这样的一句,胡善祥觉得胸腔那口快要断掉的气续了上来,她又可以呼吸了。

     酉时,皇太孙朱瞻基和皇太孙妃胡善祥相向而坐,点合卺长寿灯。

    内务府女官等恭进合卺宴。

     合卺宴席上,摆着猪肉、羊肉、金银酒、金银膳、肉丝等,喝交杯酒,吃子孙饽饽(饺子)、长寿面。

    宴毕,撤宴桌,合卺宴礼成。

     挂着多子多福百子幔的龙凤喜床上,中间搁着装珠宝、金银、米谷等象征富贵满堂、粮食满仓的宝瓶,胡善祥端坐在正中的床沿上。

     待客敬酒回来后,朱瞻基轻轻挑去了红盖头,这才和她真正见面。

     一时竟都默默无语,半晌,朱瞻基说:“我叫丫鬟们来服侍你更衣吧,这凤冠霞帔看上去好看,却重得要命。

    ” 胡善祥没有想到他会如此为自己着想,有些惊讶。

     朱瞻基已经叫了她的贴身丫鬟芷荷与若莲进来,自己避到了东次间里。

     想起前两日,孙清扬同他说,要好好待胡善祥,出嫁的这一天,对于每个女人而言,都是不同凡响的一天,请他不要在这一天里,给胡善祥留下任何痛苦的回忆。

     想起孙清扬仰着小脸,那般平静地劝诫他,仿佛要嫁与他的不是抢了她位置的女子,而是与她自幼相伴的姐妹,那样掏心挖肝地叮咛。

     她怎么能够做到如此平静,不怨、不妒,心甘情愿地祝福自己,为另一个女子着想? 朱瞻基不明白。

     他自诩从小就善识人心,能够通过人的言行举止,看到那深处潜伏的情感,寻丝剥茧,体察入微。

     然而,他看不透孙清扬。

     清扬洒脱、明朗,善解人意,就算命运波折,境况恶劣,她也从来不说灰心丧气的话,朱瞻基和她的每次相处都极为愉快。

    但是,有哪一个女子遇到这样的事情,还能像她这样出人意料? 她甚至不是故作大方,不是表面平静内心不甘不愿,在朱瞻基大婚前要和她倾诉衷肠之时,就那么坦然地劝诫他,要对另一个女子好,不要让新娘留下遗憾。

     看到胡善祥眼中那惊喜感动的神情,朱瞻基忽然明白了。

     清扬是因为她自己必将抱憾,所以才请他不要辜负另一个女子待嫁的心,不要将这份遗憾又多一个人承受,不要本该是两个人的悲剧,又牺牲了第三个人的幸福。

     清扬,因为觉得善祥无辜,所以不希望自己把憎恨强加给她,让另一个女子因为这件事情也痛苦。

     清扬,你真是太善良了! 我一定会将属于你的,全部拿回来给你,你相信我,你等着我。

    朱瞻基在心里默默发誓。

     因为这个女子今日所拥有的一切,有一天都将失去,朱瞻基决定如孙清扬所言,善待她、尊重她。

    然而,琴瑟和鸣,举案齐眉这些,他实在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意做到。

     尽管他深知,如果今晚他不和胡善祥合卺,明儿个一早没有落红的元帕承上,不光胡善祥会成为弃妇,被人议论纷纷,他,甚至他想护着的孙清扬都会被言官的唾沫淹死。

     虽然明知这一点,但他的心里挂念着孙清扬,始终迈不过这个坎。

     如果没有之前孙清扬劝他善待皇太孙妃,给她一个女子应得的尊重和体面;如果没有刚才胡善祥惊喜中带着娇羞的眼神,令他惊觉那双眼睛里有多少憧憬和期待;如果没有那八个教引宫女。

     朱瞻基真不知道,自己将怎样度过这一夜! 他换了件家常穿的宝蓝色长袍,从东次间出去,又由丫鬟们侍候着到净房洗浴后方才出来。

     等他出来,芷荷同若莲两个已经给胡善祥梳洗完毕,她松松挽着个发髻,因为才去过净房洗浴,红罗轻衣有些微湿。

    刚巧她正抬手轻掩着口打了个哈欠,锦缎广袖蜿蜒垂下,露出一段雪白晶莹的肘腕,白日里炯炯的眼神有些惺忪,受了热气潮气的嘴唇饱满红润,像一颗樱桃似的甜美。

     看到朱瞻基出来,两个丫鬟连忙曲身行礼,坐在桌前的胡善祥也欠身行了个礼,将已经盛好的一碗鸡汤放到朱瞻基面前,柔声招呼道:“怕殿下刚才没吃好,母妃叫人备了些吃食送过来,您先喝碗鸡汤吧?” 喝了碗鸡汤,又拣着喜欢的菜吃完小半碗米饭,朱瞻基搁下碗,有丫鬟迅速进来收拾了残席出去。

     跟着又进来了一堆人,其中两个是喜娘,上前屈膝行礼道:“皇太孙殿下,该行结发礼了。

    ” 朱瞻基呆了呆,看了看坐在桌前低头不语的胡善祥,有些不情愿地说:“那就行礼吧。

    ” 两个喜娘上前告罪之后,小心地用剪刀从朱瞻基和胡善祥的头上各剪了一小缕头发下来,把它们绾在一起,捧着塞到了石榴红绣着百子千孙的枕头底下。

     和喜娘一道进来的女官见成了礼,忙悄悄地示意着屋里的丫头婆子,轻手轻脚地都退了出去,带上了门。

     大红的喜烛照得满室生辉,屏风旁金兽小香炉吐露的沉檀,蓬蓬勃勃,向半空里卷着云头,烟后的胡善祥半身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