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饶是郭氏涵养过人,也差点当场掀桌。

     幸好小姑她一句童言玩笑把这茬揭了过去。

     是夜郭氏不禁埋怨了商老爷几句,商老爷倒是觉得,自己的外甥女能嫁给自己的儿子,亲上加亲,似乎,也不错。

     郭氏立刻就怒了,当时的大意是:我儿子那是芝兰玉树,如山间白雪,她方雅就是个村姑莽妇,如脚底烂泥,你要是敢把方雅给我做儿媳妇儿,我就和你和离。

     商老爷迁就了郭氏一辈子,当晚却因酒壮怂人胆,硬气了一次,尤其听她如此贬损自己的外甥女,也不让份了:这门亲事我觉得甚好,你要是想走,我也不拦你,到时候让雅儿进门就当家,省得受你这恶婆婆的气。

     气头上的话,当然做不得真,可是郭夫人骑虎难下,当晚就收拾行李回了娘家。

    商老爷第二天醒了酒,知道自己是捅了马蜂窝,只能主动上门负荆请罪,给郭氏赔礼道歉,才把她请回府来。

    。

     郭氏知道自己不该一时气愤说了狠话,但是她委实清楚商老爷的脾气,如果方雅一直嫁不出去,商大人是真有可能让桓儿娶了他表妹的,毕竟商大人如今就这么剩这一个亲妹妹了。

    此后郭氏就更加卖力的到处推销方雅,商老爷感动妻子为了自己外甥女奔波辛苦,郭氏却是担心一不小心祸水东引。

     转眼几个月过去,方雅至今无人问津,小姑娘不以为意,时不时的还会让子桓表哥带她去东街买胭脂,去西街看杂耍。

     郭氏眼见方雅短时间内脱不了手,只好把主意打到自己儿子身上。

    只要找个方方面面都盖过方雅的儿媳妇儿,商大人怕也没话可说。

     按说商子桓今年都十六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但他本人心无旁骛,一心科举,甚至表示未立业不成家,郭氏觉得自己儿子是人中龙凤,将来有了前程还怕没有金凤凰吗?从前就没着急。

     可是方雅小姑娘这一闹腾,郭氏也别无他法了,就算先不成亲也要先定下一家,省的被个无知村妇趁虚而入。

     上个月女眷的聚会,郭氏和周氏因听不惯南边的昆曲,索性到水榭里闲谈,两人向来交好,有什么话也不用遮掩。

    郭氏偶然提起想为自己的儿子找门亲事,周氏一下子就想到了向晴身上。

     这两家说亲,首先讲究个门当户对,其次看的是家风教养,最后看的才是孩子本人。

     周氏略提了提自己的外甥女-俞府嫡出的大小姐俞向晴,郭氏先满意了七分。

    俞家从前做到了潞州知府,品级上虽不如翰林院院正高,却是个实缺儿,而且,俞老爷也算是个干吏,如今已经升任了礼部侍郎,不日就要赴任。

    这进了六部就意味着接近了权力中心,可以说是前景远大。

    郭夫人首先对这门第就很满意。

    再看俞家的家风,先不说俞家诗书传家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