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婚女大当嫁,谢氏对于女儿的婚事也是抱着十分积极的态度配合着杨氏。

     每次杨氏带向晚出门,谢氏都会下很大功夫拾掇女儿的衣饰。

     愁肠百结的向晚无人诉苦,于是想到了出嫁的姐姐。

     向晴近来很忙,但是一收到妹妹的口信儿,就和婆母告了假,说是要回娘家一趟。

     第二日上午,俞老爷上朝去了,向晴拜见了杨氏后就去了向晚的西楼。

     “这么急着找我回来,可是出了什么要紧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就是......父亲说要给我议亲了。

    ” “这是好事啊,我原本还担心杨氏怠慢,耽搁了你的大事,这次有了父亲的吩咐,她也不能继续拖了。

    ” 向晚的心当即就凉了一半,看来自己不想嫁人的打算还得咽回肚子里。

     “怎么不说话?你可不能这个时候糊涂,该争取的也要争取,杨氏要是不出力,你只管去禀明了父亲。

    不过可惜的是,再过三五日我就要随你姐夫到永川去了,你的大事,我怕是不能替你掌眼了。

    ” “姐夫去永川做什么?翰林院什么时候也要管外务了?”向晚一时没反应过来。

     “那倒不是,你姐夫在翰林院做编修也三年多了,前几日吏部刚下了调令,说是让他去永川,任职永川知州。

    月底前就得到任,我这几天正收拾行李呢。

    ” “那可得恭喜姐姐了,永川可是个好地方,姐夫总算是熬出头了。

    ” “恩,谁说不是。

    只是这三五年,我怕是都不能回来了,也不知能不能赶上你出阁。

    ” “瞧姐姐说的,永川算不得远,有个三五日总能到上京了,到时候姐姐姐夫可得来给我送嫁呢。

    ”向晚眼见是指望不上长姐了,只好圆着姐姐的话说,心里却盘算着,还能找谁帮忙呢? “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前几日也有人托我婆母说媒,就不知是哪家的公子,我回去代你问一声如何?你也不用面子矮,我婆母做保的,总不会比那位看的差吧?” “额......” 向晚有扶额的冲动,是不是不论古代还是现代,这女人成家以后都有给人做媒的爱好? 向晚把姐姐送到了二门上,还没回身,就碰上了打上院回来的谢氏。

     谢氏此刻称得上是红光满面,眉飞色舞。

     刚进了西楼,谢氏就把屋里伺候的都撵了出去 “路上走的恁急,姨娘先喝口茶。

    ” “不忙,不忙,我今天来是有大事和晚儿你商量。

    ” “再大的事儿也得坐下说话吧,看把姨娘急的。

    ”向晚顺手拿了张帕子递给谢氏,她都走出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