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灯
的恨意,在牢中等死的岁月,陆展最多想到的却是,自己走后,妻子要独自一人抚育一双儿女,谈何容易,何况在这段悲剧中,自己也是把她推远的那个人。

     上一世他已误了一个命苦的女人,这一世何必重蹈覆辙。

     他这辈子是白捡来的,只想倾尽全力孝顺老母,侍奉兄嫂。

     上辈子,陆展的母亲和兄长都早早离开了人世。

     蒋氏是在陆展14岁那年死于一场瘟疫,他兄长则是之后五年死于上京的一场兵祸,长嫂含辛茹苦带着两个侄儿过活。

     重生后,他早早的带着老母离开了家乡,又规劝在上京的兄长放弃了衙役的公职,只为了全家能有个圆满的结局。

     陆展没想到短短数月,他会再一次见到了那个女人,而她已经嫁做人妇,只带了一个丫鬟出现在刑部大牢门口,而且是为了认尸,赎人。

     陆展其时,确实是动了恻隐之心。

     他是一早就知道礼部侍郎俞大人一家的结局的,这也是后来寿王失去圣心,齐王继承大统的引线,虽然知道她是俞府的出嫁女,但他也不会仅凭着前世的一面之缘改变未来既定的轨迹,而且,就算他有心,也没那个能力。

     如今看见她穿着孝衣来领尸首的一幕,陆展心里那根弦似乎被触动了一下,至少,还能帮她做点什么,只当是为了还前世那碗放在他牢房门口来不及喝到的水。

    不是常有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想到这里,陆展觉得这闲事管管也无妨。

    但他预料不到的是,这世上的感情,大概都是始于无意,而渐成有心的。

     于是,自认为风光霁月的陆展敲响了赵宅的大门,里面的小厮一见是他,立刻恭敬的把他迎了进去。

     赵宅能跻身于众多公衙之间,倒不是主人身份有多高,而是宅子的主人正是京兆府尹王大人府上的大管家赵顺。

    那些个找门路的人不好直接带到京兆府衙,就专门辟了这么个地方,也是为了掩人耳目。

     像是赎买罪眷这种事,实在是屡见不鲜,尤其是这种已经得了开释文书的,也不用担什么风险。

    那些怕家里人在牢中吃苦的富贵人家,自然是愿意多花些银钱,早点把人捞出来。

    这身份越高,也收的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