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支援,柳枕清去了一趟,直接逼死守城良将,献上头颅平息外族怒火,差点害得边城失守,连累百姓。

     更过分的是坑害自己结拜义兄,趁着霍大元帅抵抗敌国入侵被困之际,斩断粮草,不顾大周局势,只为一己私欲为爱报私仇,致使霍大元帅以及霍家十万大军被困而死。

    而那个时候,据说他正与敌国王爷私通,若不是后来被下人瞧见他背后刻着那家王爷的大名,都不知道他竟干出这般不知廉耻的丑事。

     他残害忠良,其心可诛,罪同叛国。

     更别说他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他有违天道不给皇帝祭祀天地,故意打压皇帝。

    滥杀无辜,心狠手辣。

    禁锢皇族,排挤宗亲,甚至有传闻说当年三王是打算离开京城的,结果柳枕清不许,所以三王之乱极有可能都是被他逼得。

     至此,罪名已定,罄竹难书。

     当盘龙玉石柱的奸佞罪人一面上刻着「柳枕清」三个大字,注定他遗臭万年时,群情鼎沸。

     哪怕偶有人表示遗憾,说起曾经的柳枕清最有可能刻在才子佳人或者忠臣良将这两面上,也都会被不屑和嘲弄骂回去。

     但是谁又会打从心底遗忘,当年在京城的那个明媚少年呢。

     事情都有两说,说他纨绔,不过是因为他活的潇洒豁然,不按常理行事。

     曾见他翩翩少年白衣如雪,随意往窗边一靠,姿态惬意,却胆大妄为调笑路边强抢少女的王孙子弟,在对方发飙之际,还拿手中的酒杯不紧不慢的泼下去,笑的风华倾世说帮对方降降温,怕对方气到自燃。

    结果等对方怼上门时,早就不顾风度跳窗溜之大吉,一点气概颜面不留,把大丈夫能屈能伸发挥到极致,气到别人跳脚。

     此类事件多不胜数,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又发觉此人惊才绝艳,渐渐名声大噪。

     未及加冠,才名动天下,俊美绝四方。

     随后,朝野动荡,入朝,辅助新帝。

     而谁又能否认最初的柳枕清能谋善断,胆识过人。

    在关外厉兵秣马,朝堂波诡云谲之际,也能舌战群臣,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