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关灯
厅吃饭。

    ” 江来点头:“好。

    ” 秦郁上也回房间稍事休整,期间接到秦霆焕公司秘书打来的电话。

     “秦总,今年以来基金会捐助者的名单已经整理出来发到您邮箱,感谢卡我前些天寄给了您,您收到了吗?” 秦郁上看着刚从房车拎上来的一个厚重包裹:“收到了,我写完就寄回去给你,尽快发出去。

    ” 秘书应下,犹豫一番又问:“秦总,上次跟您提过的访问……” 秦郁上不出意料过耳就忘,此刻半点也不记得:“什么访问?” 秘书道:“《文新周刊》的访问,他们总编聂威又打来几次电话亲自请您。

    ” 秦郁上这才想起有这么一回事。

     “《文新周刊》……聂威……”他重复这个名字,“听着有点耳熟。

    ” 秘书手边大概有现成资料,照着念道:“《文新周刊》以追求事件真相为理念,报道过多个轰动性事件。

    总编聂威曾是连续两届新闻奖得主,从《平阳日报》的一个普通新闻记者一路打拼到创办《文新周刊》,他本人也一直为公益发声,在业界很有权威。

    ” 这么长串信息中,秦郁上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关键词:“《平阳日报》?” “是的秦总。

    ”秘书说,“聂威是平阳县人。

    ” 秦郁上记得江来也是平阳县人,顿时对这个聂威生出几分好感:“采访可以,先让他们把企划发过来,时间的话等我回去再定。

    ” 挂了电话,秦郁上握着手机打量房间布局,招待所条件自然比不上五星级酒店,没有套房只有标间,空间虽然大但装修简陋,散发着一股经年累月的霉味。

     秦郁上倒也不挑,把手机随手扔床上,拆开了那个包裹。

     撕开外包装后露出的是一个纸盒,盒子里整齐地码放两沓卡片,仿照明信片的设计,一面印着秦霆焕公司恒英集团的logo,另一面则是空白。

     秦霆焕的壹心基金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年,收到无数笔爱心捐款,不论捐款数额大小,秦霆焕都会给捐款者手写感谢卡,年年如此从无例外。

    秦霆焕去世后,这个传统便由秦郁上继承。

     一番耽误,等秦郁上去餐厅时已经快八点。

    招待所提供简单的自助晚餐,工作人员差不多吃完离开,只剩三三两两还围坐在一起聊天。

     秦郁上视线扫过,抓住小周问:“看到江来了吗?” 自助餐其他菜色一般,唯独一道红烧猪蹄咸鲜入味,小周趁着厨师新上一盆正要再夹两块,闻言道:“没吧,一开餐我就下来了,没见着江老师。

    哎秦导,这猪蹄不错您要来两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