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第 151 章

关灯
离开昌平侯府后,段斐就回宫复命了。

     昌平侯的反应算在赵三思的意料之中,这样的结果,也让她松了口气。

     只要这个岳父不顽固不化地一定要两个两败俱伤,她就不会赶尽杀绝。

    她如今是一国之君,心头有他们赵氏江山,也有天下黎民,也明白贼心不死的前朝皇室留着会有多大的隐患,如果昌平侯不顾及她皇后的费尽心机,她不介意当个暴君。

     四年来,她夙兴夜寐,勤于国政,与朝臣日渐君臣一心,再加上江南水利之一的大堤坝已经修建好,再等引流的运河开通,鱼米之乡的江南再也没了后顾之忧,这功绩永载史册。

     她要当个明君的初衷不是为了天下百姓,不过是为了信守她对自家皇后的承诺。

    而往后努力做个明君,同样是为了她的皇后,她要让朝臣和天下百姓对她没有可诟病的地方,不管她以后为了她的皇后做了什么,她都要用她的功绩来掩埋。

     当然,如果她的皇后一生都无人可诟病的地方,那最好不过。

     听完段斐的转述后,赵三思想了想,道:“昌平侯经营了这么多年,如今功亏一篑,怕是对皇后有诸多怨恨的。

    他可还说了什么?” 段斐知晓她对皇后的在乎有多深,方才才特地没有把昌平侯那些恶毒的诅咒说出来,犹豫了片刻,他这才如实补充了,“昌平侯说皇后娘娘背弃顾家,不配为顾家女,从此与顾家人再不相见。

    且……他诅咒皇后娘娘,这一生都要遭人背弃,永生永世都要孤苦无依……” “够了。

    ”赵三思打断了他,“皇后是朕的皇后,嫁给了朕,她就是朕的人,与他们顾家本就不相干了。

    至于遭人背弃……天下背弃皇后的人,朕都会先让他们先被人背弃。

    一日是朕的皇后,生生世世都是朕的皇后,朕倒要看看,谁敢背弃皇后,谁敢让她孤苦无依。

    ” 这些掷地有声的信誓旦旦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击在段斐的心上,他心中有涩,涩中又觉得有些欣慰,他看向赵三思,笑着道:“臣也是这么同昌平侯说的,只要有皇上在,皇后娘娘便不会受那些苦。

    ” “你说的对。

    ”赵三思看了他一眼,这才注意到他脸色有些苍白,不由皱了皱眉,“段侍卫这是如何了,怎么脸色这般难看?” 段斐尽力压下心头涌起的咳嗽,顿了顿才道:“大抵是没歇息好吧,皇上不用担心。

    ” 赵三思松了口气,又道:“等这阵事过去了,朝中也会安稳一阵,到时给你放十天半个月的假,你也好生歇歇。

    ” 赵三思说着,又想起什么似的,“对了,前些日子,皇后办了个御花园赏花眼,邀请那些诰命夫人进宫赏花,你母亲同皇后说,你今年就二十二了,给你说亲你也不愿意,让朕劝一劝你。

    ” 段斐面色有些微僵,随即赶紧道:“臣现在没想这些事……” “二十二,不小了,朕十五就和皇后大婚了。

    朕跟你说这个,也不是逼你的意思,只是想跟你说说,娶个合心的姑娘过日子,这日子更美,不管发生什么事,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一起承担,快乐是双份的,难过变成了单份的,很好。

    ” 段斐低着头,隔了小会才道:“是,臣懂了。

    ” 赵三思以为自己说通他了,有些成就感,“娶妻的好,只有娶了妻才懂,朕跟你说的都是浅的。

    你也不要害羞,要是瞧上了哪家姑娘,朕替你做主,给你指婚。

    这些年来,你对朕的忠心,朕都看在眼里,朕也信任你,他日也定是会重用你的。

    ” 段斐跪了下去,不知为何,喉咙在那一刹那发紧,“多谢皇上,有皇上这句话,臣即使为皇上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 “从前朕初登大宝,心性未定,想必让你为难了,也亏得身边的人是你。

    ”赵三思被他这话说笑了,伸手把他拉了起来。

    “赴汤蹈火倒不需要,段侍卫只要一直这般,不辜负了朕的信任就好。

    ” “好。

    ” 诺言有时只是红口白牙的轻轻一碰,作不得数的。

     段斐也说不出什么铿锵的话,他想,他会用这一生,来证明自己对小皇帝的忠心不二。

     “段侍卫这般应承了,那朕便信了。

    ”赵三思笑了笑,须臾又垂眸,敛了笑,“你再去长宁宫走一趟吧。

    ” 说起正事,段斐也认真起来,“臣这就去。

    ” “那些不好听的话,就不要说给皇后听了。

    只要告诉她,昌平侯认清形势了就好。

    ” 段斐迟疑了一下才点头,“是。

    ” 赵三思摆了摆手,打发了他。

     从此,这世间人海茫茫,皇后最亲近的人只有她,只有她了。

     皇后情浓不悔。

     她该深情不负。

     从此,皇后是山河,山河是皇后;皇后是百姓,百姓是皇后;皇后是天下,天下是皇后。

     昌平侯的诅咒,会被风吹走,会被雨洗涤,会被时间掩埋……总归最终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胡言乱语。

     那么,何必要说给皇后听? 段斐去长宁宫时,恰逢兰香在。

    兰香虽性子细腻,有几分聪慧,但从小被方氏搓磨了,没读多少书,见识到底少了些,对天下之事就没有李漪漪那般看得通透。

    眼下顾飞扬战死的消息传的满城,自幼与自家兄长感情亲厚的她以己度人,生怕顾夕照悲伤过度,倒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