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关灯
那炒鸡子儿的!” 林闻安默默拾起筷子,依言给官家挟了一枚,顺带也给自己挟了两枚。

    他原本真打算做夜宵慢慢享用的,如今是不吃不行,再不吃都没了。

     食盒不大,姚如意也只装了几样,你一枚我一枚,很快便见了底。

    赵伯昀还觉不足,抚着肚皮微微叹道:“八分饱。

    ” 林闻安垂眸,下回断不能再带了。

     即便带了,也叫丛伯藏在马车里。

     赵伯昀吃饱喝足,又与林闻安闲话几句,关心关心他的腿脚,才叫内侍将桌案撤去,正式与林闻安谈起公事来。

     他叫梁大珰抬了两大箱子军器监所呈递的记档、图纸、奏疏来,将军器监如今是个什么情形,又已研制到了什么地步,都如数家珍一般,亲自细细地告知了他。

     林闻安看向赵伯昀,他黑胖的脸上,是一双谈起火器便炯炯有神的眼。

    最令他意外的是,在这些图纸里,还夹着一份名册,里头记了每一位以猛火油炬冲锋杀敌,却不得不与敌同归于尽的大宋士卒。

     官家将他们的名姓记了下来。

     这些士卒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也唯有穷苦人家,才会让孩子投军,做个小卒。

    因此这册子里,有大半的人都没有什么正经的名字:马初一、李十五、庞大河等等,这或许是他们的名字头一次出现在官家面前,也是最后一次了。

     “闻安,此册已录二百一十二人啊。

    其中还有二十三人,是研制猛火油时不慎被烧死、炸伤的工匠。

    ”赵伯昀早已没了方才吃鸭吃脍饭的闲适轻松,神色凝重下来。

     “先前托王雍对你说的话,不仅仅是朕希望哄你回来,也是朕的肺腑之言。

    如今百姓们都不知边关吃紧,尚且安居乐业,但我们与金国他日必有一战,若无火器克敌,难御胡骑铁蹄。

    朕不想见这册子上的名字日日增加,真希望这本册子,能永止二百一十二数。

    ” “火器是国之重器,绝不可泄密,朕不放心其他人。

    ” 说罢,将册子递与他。

     “先帝曾对朕说,你是相国之才。

    但这些年,朕却看明白了,相国易得而济世之士难求。

    而朕又比先帝更了解你。

    朕明白你、朕知道你,也相信你,能做这个济世之人,解国家倒悬之危。

    ” 林闻安默然半晌,肃然接过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