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关灯
“林工。

    ” “林工去办公楼开会啊?” 林巧枝掖了掖军大衣,一一点头,她笑着的时候,看起来倒是显出几分少年青春气。

     办公楼里的会议室里,许多红旗厂的老一辈人都早早到达。

     温东鸣看着眼前摆着的人民日报,看着报道上的内容,眼眶忽地泛红。

     他们工业起步太晚了,又在漫长的战火中被打得家底都不剩了。

    拖拉机行业从建国初就开始做了,农业机械化也是必须要做的事,可国家太穷了,太苦了,他们发展得太难了,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

     温东鸣和长拖的龚厂长也曾经讨论过,要不要向苏联购买他们的农机技术?这样可以直接帮助到国家的农业发展,更能高效率的推进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让农民都有农机可用。

     但那时候,新中国已经背负了太多太多债务压力,自然灾害和苏联专家撤走的双重困难一起压下来,国家只能靠出口猪肉、鸡蛋、苹果等农副产品,以及矿产资源来还债,河南的肉联厂,每天要宰杀5000多头猪运往苏联,贵州汞矿连续五年生产的水银几乎全部用于抵债……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裤腰带还外债。

     他们怎么好意思张口,又怎么有脸面去让组织和人民再背债去购置技术。

     而且中苏关系恶化,别的工业强国都参与了巴统协议,谁又愿意将技术卖给他们? 那些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路有多难走,路上遭遇的围困、白眼和挫折,这会儿都化作眼眶的酸涩和胸腔内的汹涌。

     完全抑制不住。

     微微侧过头,温东鸣用袖口擦了擦眼角。

     桌上的报纸。

     赫然主标题是:【向林巧枝同志学习】 副标题是:【红旗精神闪亮亮,我国自主研发全丘陵地形拖拉机超世界一流水平】 齐邵宁也手握着一份报纸站在窗边,激动地胸膛起伏做着深呼吸,她看着窗外红旗厂职工面色红润、喜跃面上,看着裹成球的孩子们追逐打闹,心里想说得话实在太多,又觉得不能表达十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