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关灯
全都激发出来,不知道多美味。

     “哈哈哈我倒是忘了,你可是个会吃的,亏了什么都不会亏了一张嘴。

    ”温东鸣大笑两声,又把会议室里的小煤炉的炉门用火钳扒开了一点。

     氧气灌进去,火力一下旺起来,屋里的温度又缓缓升起来。

     林巧枝和厂长、生产主任,各位高工围在会议桌边,借着小小炉子的温度,聊拖拉机批量生产的问题。

     这款拖拉机属于丘陵系列,最终延续东方红的命名序列,定名为东方龙系列,源于媒体一张拍摄于正午的照片太阳当空,小拖拉机在坡顶灵活的辗转腾挪,宛若一条游龙。

     当然,作为含蓄代表,这名字还藏着更深的期待和愿景,来自东方的华夏巨龙终会再次腾飞,重新强大地遨游于广袤天际。

     林巧枝手捂着大茶缸子,提起她对生产线的一些想法,在样机阶段,很多质量问题,其实都是依靠她一个人把关的。

    但等到进入流水线,方方面面肯定要形成规范,否则只会乱成一锅粥。

     单人的力量太过薄弱,尤其是在集体的洪流面前,林巧枝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应对过六十三次大的突发问题,检查出过八次工件不合格,还有一次检查了三遍都没能发现问题,直到模块测试才发现吻合缺陷。

     在各个细节,形成规范、落成白纸黑字的书面规定,融入红旗厂职工的奖惩制度里,才是年后开工前最要紧的事情。

     这些自然都是温东鸣、齐邵宁等人做熟了的。

     但那只是一个框架,框架里具体的技术细节,框架中的血肉,还是要林巧枝来填充。

     作为厂长和生产主任的两人听着林巧枝一条条讲述,竟然发现忽然不知什么时候起,年纪轻轻的林巧枝,已经成长到可以安排全厂工作的程度了。

     他们都是听指导的人,林巧枝则是给他们捋细节、划重点的技术总工。

     林巧枝说完几个大类目,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摊开推到众人中间:“这是我整理出来的细节和关键点,都是在项目里一点点积攒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