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关灯
通州…… 说的是陪着五娘和十一娘,但大人在讲话,谁也不敢插言,更不敢在一旁小声嘀咕。

    乔小姐也只是挨着五娘、十一娘坐坐而已。

     就有丫鬟进来禀道:“太夫人,侯爷身边的临波来说,皇上留了侯爷说话,今天怕是回来的晚,让跟亲家太太说一声,明得了闲亲自去府上拜访。

    ” “这孩子,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太夫人听了叹口气,转身对大太太道,“还请亲家太太不要怪罪。

    ” 大太太正要说什么,那乔夫人已笑道:“侯爷乃国之栋梁,自当以国事为重。

    亲家太太怎么会怪罪。

    ” 太夫人听了就朝着大太太歉意地笑了笑:“程国公府和我们家是世交。

    ”好像在向大太太解释乔夫人的热情。

     “正是。

    ”乔夫人听了笑道,“我们国公爷进御林军虎威营的时候老侯爷是领队,我们家国公爷是个营卫,天天跟着老侯爷身后转。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成亲,他家也不回,天天跟着老侯爷到姐姐这里来蹭饭吃……”说着,呵呵笑起来,“后来我们成了亲,他总说姐姐家里的熏鹿肉好吃,还曾经差人来向姐姐要了一块回去。

    姐姐可还曾记得?” “记得。

    ”太夫人淡淡地笑,并不像乔夫人表现的那样热忱。

     乔夫人就轻轻叹了一口气:“后来,老侯爷去世了,我们家国公爷也被派到了西北。

    姐姐闭门谢客,我们也来得少了……” 大太太却听出些端倪来。

     既然是世交,怎么会因为丈夫被派到了西北就来往的少了呢?况且老侯爷去世前,徐家一直寄于厚望的世子徐令安病逝了。

    徐令安的遗孀项和氏太夫人都受不了这个打击病倒了,女儿突然接手中馈,徐家三奶奶甘氏一向不管事,又正怀着身子,别说是帮什么忙了,就是在婆婆床前侍疾也指望不上,还特意把太夫人的表妹接到府上陪了太夫人大半年。

     想到这些,她就望了太夫人一眼。

     太夫人感觉到大太太的目光,就侧脸朝着大太太无奈地笑了笑。

     大太太突然明白过来。

     那年还出了件事。

     建武四十六年的“巫盅案”把几位成年的皇子都牵扯进去了,皇后、太子饮鸠而亡后,先帝一直没有立后、立储。

    那年有人上书,建议立贵妃叶氏所生十皇子为储君。

    皇上震怒,令内阁大学士李清彻查此事──事后大家才知道,李清与九皇子相好,趁机打击其他几位皇子。

    但在当时,“巫盅案”查了五年,牵扯的臣子不知有多少,徐家做为七皇子的岳家也被卷进去。

    要不是自己的公公护着,当年老侯爷又病逝了,只怕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就平复下来。

     她那时在余杭服侍生病的婆婆,不能到燕京来,消息闭塞,心中焦急,还曾抱怨公公不该把她的女儿许配给徐家…… 如果乔家和徐家是在那个时候不来往的,也就是说,乔家当时是支持其他皇子的! 大太太不由在心底冷冷一笑。

     现在知道当初投错了人赶着来巴结了。

    难道就没有听说过“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吗? 十一娘也看出点问题来。

     这位乔夫人,虽然看上去落落大方,但行事说话却对太夫人多有巴结,难道是有所求? 她心念一动,目光不由落在了乔小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