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关灯
三月初六,是大公主下降的日子。

    早一个月,王贤就被礼部授予驸马都尉,成亲之日,皇上命皇太子亲自送亲,婚后一个月,王贤封京山侯,掌管宗人府事务。

    一时间,朝野哗然,纷纷上书,王贤以恩泽封侯,不合制度。

    皇上一律留中不发。

    礼部给事中李永春在左顺门长跪不起,皇上不予理睬,御史李庆集、陈济等九人聚众左顺门,皇上下诏封王贤兼太常寺少卿。

    几个人痛哭不止,皇上命山东布政司圈良田一万亩为大公主庄田…… “……这样一来,只会与贫民较利!”王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皇上原是想恩宠驸马,只是这番行事,恐怕会适得其反,让驸马如置火上,是极不明智之事。

    英华应该劝劝皇上才是!” 徐令宜没有作声,低头喝了口茶。

     “我也知道让你为难。

    ”王励苦笑,“可除了你,我实在是想不出来还有谁能在这种情况下和皇上说得上话了再说了,这也是为了江都公主好。

    ” 江都,是大公主的封号。

     徐令宜抬头,突然笑了笑:“是王家的人求的你吧?” 王励讪讪然:“什么事也瞒不过你的眼睛。

    不错,这件事的确是江都驸马爷托得我。

    ” 这样看来,这个王贤也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这件事我会想想办法的!”徐令宜立刻道,“成与不成就不好说了。

    ” 王励笑道:“你既然答应我,我看,十之八九能成!”不再说这件事,问起徐嗣谨来,“……在那边怎样?这都快一年了吧?七月皇后娘娘寿诞,不如那个时候求个恩典好了!” “到时候看看情景再说吧!”徐令宜不置可不地应了一句,和王励说起内阁的事来,“梁阁老致仕,皇上有意让谁补缺?” “窦阁老提议翰林院姜大人,陈阁老提议礼部侍郎杜大人。

    ”王盛说着,看了徐令宜一眼,“皇上这些日子正为江都公主的事烦心,皆未采纳。

    ” 姜大人……窦阁老……陈阁老……杜大人……当初谆哥儿娶亲时杜大人是姜家的媒人…… 徐令宜笑了笑,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回到屋里,十一娘在那里看信。

     “回来了!”她起身帮徐令宜更衣,“王大人走了?” “嗯!”徐令宜的目光落在了炕几上,“谨哥儿来信了?” 十一娘笑着点头:“下午送过来的。

    ” 徐令宜些迫不及待地拿起信看了起来。

     十一娘以为徐令宜是太过想念儿,笑着转身去给徐令宜沏茶。

     信上除了报平安就是问候的话。

     徐令宜松了口气。

     昨天晚上,他也接到了儿子的信。

    不过,信中的内容却完全不一样。

     谨哥儿在信中写道,他偶尔间发现了一座银矿。

    因为是在苗人和平夷卫交界处,不管是苗人还是平夷卫的千户都不知道。

     看儿子那字里行间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徐令宜就有点担心。

     以龚东宁的精明能干,这么多年在贵州的经营,谨哥儿不动则罢,一动,肯定是瞒不过龚东宁的。

    以他对龚东宁的了解,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