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关灯
孙家灭门的惨案传遍帝台城,众人震惊不已,流言四起。

     孙家虽然算不上什么权势之家,但好歹也是殷贵中颇有家底的家族,在殷人执掌的帝台城中,一个殷贵之族被灭了满门,这样的事简直匪夷所思。

     孙家全家被灭,只剩一个女眷活着。

    说起这个女眷,大家纷纷感慨她运气好。

     要不是她那日出门寻彩鸟求好运,只怕早已沦为刀下亡魂。

     虽说她那日为寻彩鸟不慎动了胎气郊外产子,但这何尝不是彩鸟赋予的另一种好运?至少,她活下来了,她的孩子也活下来了。

     听说孙家的所有家业都归了这个女眷,但她竟然不要。

     她将孙家的所有家业全都上交殷王室做军饷,说要为大殷的将士们出一份力。

    然后抱着孩子回了娘家。

     那个孩子也没有冠孙姓,而是冠了她自己的娘家姓。

     因为她上交孙家家业捐做军饷的事,那些满嘴仁义的文人寒士们,这次竟然没有张嘴斥责她让孩子与孙家断绝关系的事。

     有人说,孙家太晦气了,虽然悲惨,但仍是晦气,怕是被什么鬼神下了诅咒,才会有此大劫。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哪里压得住这种煞气?一个做母亲的,自然得为自己孩子着想,不给孩子冠孙姓是正确的。

     又有人说,孙家晦气得连财物都沾了邪气,所以才要捐给王室用作军饷,只有王室的天子之气和军队的阳刚之气,才能压住这份邪气,那赵姝正是看破了这一点,所以才赶紧和孙家撇清关系,一个刀币都不敢拿。

     大家说来说去,从孙家惨案说到赵姝的孩子,最后得出结论——孙家晦气啊! 说不定他们谈论孙家都会沾上晦气! 街上关于孙家沸沸扬扬的谣言因为晦气两字,自发地消停下来。

    这种若有若无捕风捉影的晦气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沾到他们身上来了怎么办? 加上有人说自己聊完孙家事后这里倒霉那里倒霉,大家就更惊慌了。

    别人家的事再悲惨,那也是别人家的事,何必为了凑这份热闹过几句嘴瘾带坏自己的运势? 不说了,再也不说了! 很快,城中百姓无人再提孙家,没有提孙家,也就无人操心赵姝母子日后该如何。

    人们最多也就是持续关注一下惨案的后续,比如说凶手是否抓住了。

     那个孤身一人闯进孙家灭了孙家满门的剑客,必定不是一般的剑客。

    听说帝太子的随人,那个叫昭明的剑客,就有这种本事。

     就在众人将视线放在云泽台时,忽然有人跳出来认了这桩灭门惨案。

     “是老子做的!”一个略显老态,右手拿剑左手执酒壶的剑客,满脸嚣张地在人来人往的闹市上大喊。

     有人问他,他到底与孙家什么仇什么怨,竟要灭人家满门? 剑客道,“无仇无怨,只因他们家家主曾说老子不配做天下第一剑客。

    ”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有人问他名字,剑客大声道:“记好老子的名字,老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拿庆是也。

    ” 那一日,闹市上人群涌动,无数人想要抓住凶手领取悬赏,却无一人成功。

     拿庆跑了。

    跑得无影无踪。

     这一日过后,拿庆这个名字,成为天下通缉的要犯,也再次成为了剑客中的传奇。

     殷贵中主张彻查追究孙家灭门惨事的人纷纷闭了嘴。

     没有人再敢提让太子交出昭明自证清白的话。

     凶手已经站了出来,无论是杀人的手法,还是杀人的本事,这个凶手都当得起孙家灭门惨事。

    拿庆并不是什么小剑客,他原就是天下第一的剑客。

     听说他去年已经隐退,突然干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大概是因为疯了。

    或许昭明真是被自己的师父连累了,所以才会有人一见孙家死时惨状就认定昭明是凶手。

     更何况太子已将昭明遣去芜城,他们不必再追着不放。

    芜城,多么苦寒偏僻的地方,那种地方,根本就不是人能待的。

     昭明离开帝台前,去见了两个人。

     一个人是拿庆,一个人是赵姝。

     见拿庆时,他即将出发前去芜城。

     太子说,拿庆是自己主动跑来的。

     昭明迈进屋里,瞧见拿庆藏在屋里最黑暗的角落,他一惊一乍地扫视他身后,确认他身后没有人跟来,这才露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