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关灯
他可以考虑开始动武。

     “张太岳,你也要隐居?” 张居正摇摇头:“我不隐居,又能如何。

    ” “阎君爱惜你的才学胆略,请你相见。

    ” …… 帝镇中,刘邦刚和众人蹴鞠了一整天,期间和朱棣打了一架,互相锤了几拳。

    意犹未尽:“八八啊,你给定下字辈,又制定了金木水火土的轮回,你就不怕字不够用吗?” 朱元璋皱着眉,知道不要把他说的话当回事,也不能不当回事:“什么意思?” “带火字边的字没多少,你就不怕有人叫朱厚炮?” 朱元璋和朱棣为此一惊,这……燕王系的都用‘厚’,所有系都得用火字边,这命名确实叫人为难,可能还有不少重名的。

    幸好藩王不得出城、二王不得见面,重名也没甚么大不了的。

     只是这种事,没想起来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一想起来……就开始心思霞飞,相处各种奇怪的名字。

     洪武年间,明朝宗室总共五十八人,永乐年间,宗室翻了一倍,有了120人。

     朱棣:“现在宗室多少人?” 朱载垕想了半天,含含糊糊,不是很确定的说:“五万多人,将近六万人了。

    ” 燕王一系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也得有几千人,这名字…… 朱厚照正在旁边吃瓜解渴,他在球场上左突右奔,可累得够呛:“那也有可能叫烤、烫、炒、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要是厚烧……听起来……还挺好吃!” 厚厚实实的烧一碗肉,东坡肘子啊。

     本来严肃而尴尬的气氛消失无踪,差点开始准备烤肉大会。

     刘邦:“你小子倒是很有智慧啊。

    ” 朱厚照微微扬起头:“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名不虚传。

    博览群书,对世出世间法尽数通晓。

    所以我瞧不起儒生呢,井底之蛙,懂得还没有我多。

    ” 刘彻心说:真可惜成吉思汗不住在这里,倘若他也在这里,你们的生活会比现在精彩的多。

    再不然,把忽必烈送来嘛,他是第一个入驻中原的皇帝。

    到那时候或许我没法静坐钓鱼台,看你们争斗,也可以给这里增添几分活力,被朱元璋管的死气沉沉,他倒是知道每个孙子都很欠打,偶尔也以切磋的名义揍朱棣,可惜啊。

     朱元璋惆怅的问子孙们:“当初对藩王管束严格,他们生前不得擅动,但是该学的知识都学了,一定也懂得练兵,不知道现在地府之中是否团结,有多少成就。

    ”其实他寄希望于在外的子孙后代先打下一点基础,他们生前蒙恩,超越了历朝历代,死后就应该竭尽全力回报祖先。

     懂得知恩图报和孝道是做人的基础吧? 朱棣往后的皇帝们对此表示不是很有信心,永乐年之后防范的很严格,虽然到后期允许郡王子孙量才取士,但要放弃爵位。

    所以基本上没什么人愿意。

    凭借他们记忆中的片段,宗室在天文、历法、文学、音乐、绘画方面有些成就,别的部分就差了。

     朱元璋原本以为到现在宗室也就几百人,你看每一代皇帝的孩子都不算多,又禁止进京,皇帝和他们不会熟,以前也就没问。

    怎么这么快就到了五万了,这养着得花多少钱啊:“每年花多少钱?” 皇帝们被猛地一问,谁也没能答出准确的数字,含含糊糊的说:“骨肉亲情,不谈钱。

    ” “再多也是宗室至亲。

    ” 朱元璋思来想去,人少时可以大方,人多再大方,那就要出事了。

    想当年大汉时,力挽狂澜靠的是在家耕读的汉光武兄弟二人,后来传承汉室靠的是织席贩履的刘备,汉朝宗亲到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