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关灯
小
中
大
成化年间,岳飞墓前才塑了秦桧跪像。
被砸坏了,正德年间又塑造了一次,现在又快被砸坏了。
去上香的人都很实在,不是抽铜像大嘴巴,也不是上脚踹,都捡石头砸。
始终有这样一种思想,就认为不论皇帝做了什么,只要不是亡国之君,那就说明还有可取之处,就不要骂的太狠了,有什么错就往大臣和女人身上推。
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宠臣和妖妃,对不起,第二层深度他们想不到。
翰林院一直以来都忙于抬高墨家、打压理学、持续洗白武曌——在人间夸她好的只有李贽一个,在其他人笔下她都是大坏蛋。
吴瑜的目的也相差不多,也从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的角度批判理学,既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就应该由士大夫来承担责任。
总是不留痕迹的说一下宋高宗不容易。
总有人认为他无能且拖后腿,就好像换个皇帝就能直捣黄龙。
身处当时才知道,从金兀术兵临城下,到苗刘兵变、各地称王称帝的人一大堆,高宗能收服半壁河山就非常不容易,况且……没法克复中原是他一个人的错吗?从古至今,在南方称王称霸的,有谁能打回北方?现在世人对于宋高宗的评价没考虑当时的社会情况。
除了杀岳飞之外,他基本上没有什么错误。
对她这种观点悄声附和的人真是不少,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在人间割地赔款换取片刻太平不是什么大问题。
苏家父子三人继续抨击这种思想,他们仨的文章显然更令人信服。
别人绞尽脑汁,也比不上他们一挥而就。
吴瑜本来想试着找人结成联盟,一起努力,把地狱里的皇帝捞出来,哪怕是永远软禁呢? 很可惜,这些下地狱的皇帝,都把家人得罪光了,没有那慈父慈母贤妻孝子愿意奔忙。
就算是生前父子关系还不错的,在老皇帝死后看到的伪装下的真实子孙,也就心灰意冷,满腔仇恨。
汉章帝刘炟:“阿弥陀佛,聚散皆是缘。
他们活该。
”桓灵都是什么玩意啊。
刘裕:“你知道他们嘲笑我展示给他们看的农具吗?” 我宁可去和朱元璋谈一谈种地小窍门,也不愿意想起这些不肖子孙。
救不出来的不必管,好孩子不用人搭救,刘义庆不就很好吗。
宇文邕:“正是如此。
”我给他留给什么样的天下?他拿什么回报我?不勤政就滚吧,毁窝心血。
再生一个儿子可比再打下一个天下容易的多。
陈蒨想起陈叔宝,嗯,一点都不想想。
对面宇文邕的儿子不成气候,我熬了这么多年,就在等一个机会,对面出现昏君的机会。
机会终于出现了……一起出现了,全让杨坚捡了便宜。
高殷:“我我,我爹就,就,救不出来。
”他生前非常畏惧父亲,曾经高洋叫他亲手杀人,砍了几下没把人头砍下来,就被狠狠的抽了几鞭子,吓成口吃。
后来也想过把他救出来,苦于无计可施,只好抽空为他诵经祈福。
至于叔叔们,连诵经祈福都不必了。
吴瑜想过去问李旦,他对李隆基的感情应该比较深,可是……他不敢对武曌隐瞒,告诉他就等于告诉了武曌,然后唐朝就都知道了。
听说在北宋期间,唐宋两家的关系还不错,虽然当时宋朝的国土就小的很多,但还算有实力,一直要等到南宋时期,才彻底归为弱小无助,被他们看不起。
自己这边呢,赵煦虽然活跃,实力不错,却和赵佶势不两立,只有赵昚是真心实意的帮忙。
臣子之中呢,韩世忠、刘錡都心怀不满,武将惜岳飞之死,文臣怨皇帝重用秦桧,只有虞允文的态度含糊,似乎还有一点要帮忙的意思。
“我觉得,好像姚崇、刘宴、张九龄、贺知章、张巡、李杜他们还在维护唐玄宗的名声。
” 赵昚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昏王身边总有忠臣。
但我问过,他们无意搭救李隆基,只想维护他前半生的名声。
” 翰林院中,武媚娘把任务安排下去:“给张居正做传。
可以开始写明朝亡于兼并引发的流民,根源就是没坚持张居正的遏兼并、管教育。
” 李弘:“娘,您怎么知道会这样?”他还是相信冥冥之中有一本账册,写着人世间将来会发生的事。
武曌哈哈一笑:“哪一个朝代不是?”她还是喜欢读历史,偶尔被蠢货气到。
凡事有人谋反,挑头的那个肯定有钱,有点势力,有点野心,要么是官员乡绅,要么是盐商流寇,然后招兵买马振臂一呼。
能
被砸坏了,正德年间又塑造了一次,现在又快被砸坏了。
去上香的人都很实在,不是抽铜像大嘴巴,也不是上脚踹,都捡石头砸。
始终有这样一种思想,就认为不论皇帝做了什么,只要不是亡国之君,那就说明还有可取之处,就不要骂的太狠了,有什么错就往大臣和女人身上推。
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宠臣和妖妃,对不起,第二层深度他们想不到。
翰林院一直以来都忙于抬高墨家、打压理学、持续洗白武曌——在人间夸她好的只有李贽一个,在其他人笔下她都是大坏蛋。
吴瑜的目的也相差不多,也从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的角度批判理学,既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就应该由士大夫来承担责任。
总是不留痕迹的说一下宋高宗不容易。
总有人认为他无能且拖后腿,就好像换个皇帝就能直捣黄龙。
身处当时才知道,从金兀术兵临城下,到苗刘兵变、各地称王称帝的人一大堆,高宗能收服半壁河山就非常不容易,况且……没法克复中原是他一个人的错吗?从古至今,在南方称王称霸的,有谁能打回北方?现在世人对于宋高宗的评价没考虑当时的社会情况。
除了杀岳飞之外,他基本上没有什么错误。
对她这种观点悄声附和的人真是不少,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在人间割地赔款换取片刻太平不是什么大问题。
苏家父子三人继续抨击这种思想,他们仨的文章显然更令人信服。
别人绞尽脑汁,也比不上他们一挥而就。
吴瑜本来想试着找人结成联盟,一起努力,把地狱里的皇帝捞出来,哪怕是永远软禁呢? 很可惜,这些下地狱的皇帝,都把家人得罪光了,没有那慈父慈母贤妻孝子愿意奔忙。
就算是生前父子关系还不错的,在老皇帝死后看到的伪装下的真实子孙,也就心灰意冷,满腔仇恨。
汉章帝刘炟:“阿弥陀佛,聚散皆是缘。
他们活该。
”桓灵都是什么玩意啊。
刘裕:“你知道他们嘲笑我展示给他们看的农具吗?” 我宁可去和朱元璋谈一谈种地小窍门,也不愿意想起这些不肖子孙。
救不出来的不必管,好孩子不用人搭救,刘义庆不就很好吗。
宇文邕:“正是如此。
”我给他留给什么样的天下?他拿什么回报我?不勤政就滚吧,毁窝心血。
再生一个儿子可比再打下一个天下容易的多。
陈蒨想起陈叔宝,嗯,一点都不想想。
对面宇文邕的儿子不成气候,我熬了这么多年,就在等一个机会,对面出现昏君的机会。
机会终于出现了……一起出现了,全让杨坚捡了便宜。
高殷:“我我,我爹就,就,救不出来。
”他生前非常畏惧父亲,曾经高洋叫他亲手杀人,砍了几下没把人头砍下来,就被狠狠的抽了几鞭子,吓成口吃。
后来也想过把他救出来,苦于无计可施,只好抽空为他诵经祈福。
至于叔叔们,连诵经祈福都不必了。
吴瑜想过去问李旦,他对李隆基的感情应该比较深,可是……他不敢对武曌隐瞒,告诉他就等于告诉了武曌,然后唐朝就都知道了。
听说在北宋期间,唐宋两家的关系还不错,虽然当时宋朝的国土就小的很多,但还算有实力,一直要等到南宋时期,才彻底归为弱小无助,被他们看不起。
自己这边呢,赵煦虽然活跃,实力不错,却和赵佶势不两立,只有赵昚是真心实意的帮忙。
臣子之中呢,韩世忠、刘錡都心怀不满,武将惜岳飞之死,文臣怨皇帝重用秦桧,只有虞允文的态度含糊,似乎还有一点要帮忙的意思。
“我觉得,好像姚崇、刘宴、张九龄、贺知章、张巡、李杜他们还在维护唐玄宗的名声。
” 赵昚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昏王身边总有忠臣。
但我问过,他们无意搭救李隆基,只想维护他前半生的名声。
” 翰林院中,武媚娘把任务安排下去:“给张居正做传。
可以开始写明朝亡于兼并引发的流民,根源就是没坚持张居正的遏兼并、管教育。
” 李弘:“娘,您怎么知道会这样?”他还是相信冥冥之中有一本账册,写着人世间将来会发生的事。
武曌哈哈一笑:“哪一个朝代不是?”她还是喜欢读历史,偶尔被蠢货气到。
凡事有人谋反,挑头的那个肯定有钱,有点势力,有点野心,要么是官员乡绅,要么是盐商流寇,然后招兵买马振臂一呼。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