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关灯
小
中
大
刘义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趣。
” …… 阎君们正在闷头工作,整个地府现在都忙着加班,明朝虽然没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么惨,但国家都是这样,只要中原兴盛,万国来朝(朝贡+占便宜)只要中原动乱,周边国家就都蠢蠢欲动。
“现在这皇帝居然还行。
” “他也不理朝政,结果赋税也足够,还提拔了毛文龙。
” “毛文龙不错,抢回来的辽民整编成军队,还能反击。
” “这朱由校比我想的聪明。
” “怎么?” “他做了那么多家具,宫中内外交口称赞还不行,还要让宦官拿到集市上去试一试。
果然售得万金,这才确信自己的手艺精湛。
” “我猜等他死下来,明朝的房子都得翻修一遍。
” “那是,他就喜欢翻修房子。
” 静默了一会。
“哈,看这是什么,利玛窦希望能在中原地府修一个教堂,允许他传教。
现在让学子们学习他翻译的几何原理,要允许他进来传教吗?” “他们号称除了GOD之外没有别的神。
”嬴政冷冷的说:“在真正的神仙眼下传播这种教义吗?” “那肯定还得改。
利玛窦改的好。
” “汤若望才可笑。
当初严厉斥责利玛窦向中国妥协,严厉禁止祭天、祭祖、拜孔子,结果酿成南京教案。
现在呢,还不是学着利玛窦的样子,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全靠明朝和努尔哈赤打仗时需要从澳门购买葡人的火炮,才重新混进京城。
” “我记得以前明朝的火器比葡人的还好。
” 嬴政:“东林党只提倡广开言路,多年来少有人提及研制火炮。
” 这太可笑了。
他一向对‘广开言路’这件事嗤之以鼻,首先得选定一些人,允许这些优秀且懂事的人进言,东林党似乎想让所有人都能进言。
那成什么样子了? “可笑,边关在打仗,广开言路于国无益。
” 他们又拿着智囊团品评的人间比较有作为、有名望的文武官员谈论了一番,比较希望他们能力挽狂澜。
毕竟南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期间百姓生灵涂炭,地府的鬼差忙的哀鸿遍野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由于都尉们的水准都很高,有些人含蓄的提出应该扩招鬼差的要求。
虽然用的借口是因为人间的人口不断增加,鬼差应该和人间的人口保持等比例,也就是一千个人/一个鬼差,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松弛有度,但突然要求扩招,就感觉很危险的样子。
…… 明朝的皇帝们总是很关注新君是否勤政,还有脾气秉性等事,有什么爱好。
现在就听说天启皇帝迷恋客氏,比成化迷恋万氏更深,每天清晨到深夜客氏都在陪伴皇帝,半夜时客氏还要忙着在魏朝和魏忠贤之间搞平衡,看起来时间管理的很好。
朱厚照品评道:“两个不完全的男人,拼在一起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家伙啊。
” 其他皇帝则更关心朱由校的治国,以及手艺。
之前学会木匠手艺的是朱祁镇,他被关起来之后,有不少需要制作和修理的小东西,做虽然做了,修理也修了,只是不太精细而已。
朱常洛:“……”不知道他还有这一招。
“当初万历皇帝在位时,我的太子之位尚摇摇欲坠,皇帝不指派官员,我如何敢于官员交往过密。
几次上奏奏请此事,先帝都留中不发。
” 别人认为这消息存疑,有可能是甩锅,但也有几分可信。
…… 李春芳心满意足了写完了自传体小说《老妪阁老》,就是这样嘲讽自己,拿去叫人刊发,又顺道去看了看张居正。
这人总是忙到飞起,天下竟有这么多事叫他忙:“你不去看看万历皇帝?以阎君盛宠,你想见皇帝应该不难。
” 张居正叹气:“他见了我,我见了他,又有什么话说。
盛宠二字不敢当,我现在……” 就前段时间扫除非法学院的时候,收缴了一些小说。
通往李太后寝宫的地道;对老师求而不得的万历皇帝;和戚继光有染的张首辅;姬妾无数的张居正;以及死后和阎君的故事。
只有最后几本题材被重罚,‘禁止写与阎君有关的艳*情小说’这是明文规定的法律。
屡禁不止。
海瑞现在就在‘天下学府’这个部门,被当做道德楷模。
他自律无人能质疑,他却和张居正相处融洽,于是别人想骂张居正有道德问题都得斟酌一下。
有趣。
” …… 阎君们正在闷头工作,整个地府现在都忙着加班,明朝虽然没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么惨,但国家都是这样,只要中原兴盛,万国来朝(朝贡+占便宜)只要中原动乱,周边国家就都蠢蠢欲动。
“现在这皇帝居然还行。
” “他也不理朝政,结果赋税也足够,还提拔了毛文龙。
” “毛文龙不错,抢回来的辽民整编成军队,还能反击。
” “这朱由校比我想的聪明。
” “怎么?” “他做了那么多家具,宫中内外交口称赞还不行,还要让宦官拿到集市上去试一试。
果然售得万金,这才确信自己的手艺精湛。
” “我猜等他死下来,明朝的房子都得翻修一遍。
” “那是,他就喜欢翻修房子。
” 静默了一会。
“哈,看这是什么,利玛窦希望能在中原地府修一个教堂,允许他传教。
现在让学子们学习他翻译的几何原理,要允许他进来传教吗?” “他们号称除了GOD之外没有别的神。
”嬴政冷冷的说:“在真正的神仙眼下传播这种教义吗?” “那肯定还得改。
利玛窦改的好。
” “汤若望才可笑。
当初严厉斥责利玛窦向中国妥协,严厉禁止祭天、祭祖、拜孔子,结果酿成南京教案。
现在呢,还不是学着利玛窦的样子,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全靠明朝和努尔哈赤打仗时需要从澳门购买葡人的火炮,才重新混进京城。
” “我记得以前明朝的火器比葡人的还好。
” 嬴政:“东林党只提倡广开言路,多年来少有人提及研制火炮。
” 这太可笑了。
他一向对‘广开言路’这件事嗤之以鼻,首先得选定一些人,允许这些优秀且懂事的人进言,东林党似乎想让所有人都能进言。
那成什么样子了? “可笑,边关在打仗,广开言路于国无益。
” 他们又拿着智囊团品评的人间比较有作为、有名望的文武官员谈论了一番,比较希望他们能力挽狂澜。
毕竟南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期间百姓生灵涂炭,地府的鬼差忙的哀鸿遍野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由于都尉们的水准都很高,有些人含蓄的提出应该扩招鬼差的要求。
虽然用的借口是因为人间的人口不断增加,鬼差应该和人间的人口保持等比例,也就是一千个人/一个鬼差,这样才能保证工作松弛有度,但突然要求扩招,就感觉很危险的样子。
…… 明朝的皇帝们总是很关注新君是否勤政,还有脾气秉性等事,有什么爱好。
现在就听说天启皇帝迷恋客氏,比成化迷恋万氏更深,每天清晨到深夜客氏都在陪伴皇帝,半夜时客氏还要忙着在魏朝和魏忠贤之间搞平衡,看起来时间管理的很好。
朱厚照品评道:“两个不完全的男人,拼在一起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家伙啊。
” 其他皇帝则更关心朱由校的治国,以及手艺。
之前学会木匠手艺的是朱祁镇,他被关起来之后,有不少需要制作和修理的小东西,做虽然做了,修理也修了,只是不太精细而已。
朱常洛:“……”不知道他还有这一招。
“当初万历皇帝在位时,我的太子之位尚摇摇欲坠,皇帝不指派官员,我如何敢于官员交往过密。
几次上奏奏请此事,先帝都留中不发。
” 别人认为这消息存疑,有可能是甩锅,但也有几分可信。
…… 李春芳心满意足了写完了自传体小说《老妪阁老》,就是这样嘲讽自己,拿去叫人刊发,又顺道去看了看张居正。
这人总是忙到飞起,天下竟有这么多事叫他忙:“你不去看看万历皇帝?以阎君盛宠,你想见皇帝应该不难。
” 张居正叹气:“他见了我,我见了他,又有什么话说。
盛宠二字不敢当,我现在……” 就前段时间扫除非法学院的时候,收缴了一些小说。
通往李太后寝宫的地道;对老师求而不得的万历皇帝;和戚继光有染的张首辅;姬妾无数的张居正;以及死后和阎君的故事。
只有最后几本题材被重罚,‘禁止写与阎君有关的艳*情小说’这是明文规定的法律。
屡禁不止。
海瑞现在就在‘天下学府’这个部门,被当做道德楷模。
他自律无人能质疑,他却和张居正相处融洽,于是别人想骂张居正有道德问题都得斟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