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日落碧山庐 第二十章 继续恶化
关灯
小
中
大
不提这些日子地艰难。
正当有人想要变着法子询问宫里的情况时。
一个小吏忽然气急败坏地冲了进来。
“不好了,来自江南地几十艘粮船被堵在飞津渡口,说是有人劫粮!听说前头水道还有一艘船沉了,就算能开也开不上来!”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户部积年的好手还是徐肃元这样位高权重的堂官,全都是满头大汗。
要知道,这要是漕运一堵,整个京城转眼就要瘫痪!漕运事关天下,京城存粮虽然够几个月使用。
但禁不起人心一乱。
眼下情况已经够诡异了,不能再有任何差池。
“已经派人去疏通了没有?”徐肃元见那小吏连连点头,心下稍定。
但紧接着便厉声吩咐道,“知会侍卫亲军司刘大人。
让他设法调遣南北大营的军卒。
眼下既然京城已经军管。
少不得把戒严再往外头挪挪。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若是再继续下去……” 说到这里,徐肃元也懒得再说下去了。
太皇太后地三个儿子已经死了两个。
仅剩的那个也已经出了家,不知有多少人在那里看着。
虽说还有好些孙子,但不成器的不成器,呆傻的呆傻,李明泽又去了北疆,在这样的情势下,还会有谁在背地里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匆匆归家的陈诚安同样心中不安,事实上,要说家里有什么他牵挂的人,他实在是难以数出一个。
不管是那些不成器的儿子或女儿,就没有一个让他省心地,甚至可以说,眼下他已经完完全全对教导一个继承家业的儿子失去了信心。
“相爷,您总算是回来了!” 陈诚安一进门,迎上来的总管陈见便露出了喜出望外地笑容:“要是相爷您再不回来,只怕老奴就再也没法子可想了。
夫人昨夜忽然犯了急病,昏迷不醒暂且不说,口里还直说胡话。
老奴正寻思着去宫里头报信呢……” 唠唠叨叨的话没说完,陈诚安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急匆匆地往王氏地院子赶去。
虽然对这个
正当有人想要变着法子询问宫里的情况时。
一个小吏忽然气急败坏地冲了进来。
“不好了,来自江南地几十艘粮船被堵在飞津渡口,说是有人劫粮!听说前头水道还有一艘船沉了,就算能开也开不上来!”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户部积年的好手还是徐肃元这样位高权重的堂官,全都是满头大汗。
要知道,这要是漕运一堵,整个京城转眼就要瘫痪!漕运事关天下,京城存粮虽然够几个月使用。
但禁不起人心一乱。
眼下情况已经够诡异了,不能再有任何差池。
“已经派人去疏通了没有?”徐肃元见那小吏连连点头,心下稍定。
但紧接着便厉声吩咐道,“知会侍卫亲军司刘大人。
让他设法调遣南北大营的军卒。
眼下既然京城已经军管。
少不得把戒严再往外头挪挪。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若是再继续下去……” 说到这里,徐肃元也懒得再说下去了。
太皇太后地三个儿子已经死了两个。
仅剩的那个也已经出了家,不知有多少人在那里看着。
虽说还有好些孙子,但不成器的不成器,呆傻的呆傻,李明泽又去了北疆,在这样的情势下,还会有谁在背地里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匆匆归家的陈诚安同样心中不安,事实上,要说家里有什么他牵挂的人,他实在是难以数出一个。
不管是那些不成器的儿子或女儿,就没有一个让他省心地,甚至可以说,眼下他已经完完全全对教导一个继承家业的儿子失去了信心。
“相爷,您总算是回来了!” 陈诚安一进门,迎上来的总管陈见便露出了喜出望外地笑容:“要是相爷您再不回来,只怕老奴就再也没法子可想了。
夫人昨夜忽然犯了急病,昏迷不醒暂且不说,口里还直说胡话。
老奴正寻思着去宫里头报信呢……” 唠唠叨叨的话没说完,陈诚安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急匆匆地往王氏地院子赶去。
虽然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