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报官

关灯
碗,存心不让他们活下去。

     乞讨的人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多是老弱病残,看起来没什么力气,此时他们一个个腰不疼,腿不痛,向健仆拥挤过去,“这里没什么拐卖,都是苦命人,小姐想要消遣寻乐子不如去旁处。

    ” “小姐不肯施舍,却冤好人,心肠坏了,不存善念便是跪到佛祖面前,佛祖也不会开眼保佑恶人。

    ” 一个人齐头,带动节奏,乞丐们渐渐污言秽语,他们不会因为顾瑶漂亮而嘴下留情,反而骂得更是起劲,借此机会发泄出淤积多年的不满,凭什么顾瑶可以衣着光鲜的过日子,他们只能祈求一点点温饱? 卑贱的人最热衷羞辱地位高的人! 骂爹,骂娘,便是顾瑶的祖宗都没放过,在一旁的顾四爷听得直皱眉,他今日可算是开了眼界了,原来乞丐们这么会骂人?! 他长这么大从未被指着鼻子骂过,地位比顾四爷低的人,不敢明目长大的骂他,充其量似陈闵之写诗词羞辱他一番,读书人骂人可比乞丐们含蓄得多,几乎没有什么污言秽语。

     至于地位在顾四爷之上的人,他们是懒得骂他。

     他们在朝廷上争权夺利,争夺隆庆帝的信任都忙不过来,没空去骂一个没前途的纨绔子弟。

     何况他们家也不是没有二世祖,骂了顾四爷,不等于把自己家的子弟也给骂了? 同顾四爷玩在一起的人多是半斤对八两,谁也不用瞧不起谁,即便混不同的纨绔圈子,彼此可以抢女人,抢戏子,比试谁排场更大,几乎不会互骂的状况出现。

     嘴皮子和骂人可没有银子和地位重要。

     “六小姐。

    ”之风悄悄拉着顾瑶的衣袖,低声提醒:“即便有拐卖的事,官府也不会深究的。

    ” 即便是太平盛世也少不了卖儿卖女的人,也有父母养不起把孩子送人的,拐卖人口一般界定很难,尤其是缺少证人本身父母的状况下,几乎很难界定。

     何况眼前只是一对乞丐母子,看起来又穷又臭,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