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关灯
日竟在此相遇,故人可无恙乎!” 徐进嵘猛回头,乍见到立在自己身后的杨焕,怔了片刻,似是有些难以置信。

    突然眉头一展,面上犹疑之色顿消,也是朗声笑了起来。

     “真当是故人了!一别数年,小公爷风采不减当年,叫徐某好生欣羡!” 杨焕哈哈大笑,瞥眼见许适容母女已是走得不见人影了,这才笑嘻嘻道:“好说,好说,什么风采不风采的,家中那双小儿女叠起来都要比我高一头了,哪当得起你这般玩笑,不提当年,不提当年。

    ” 杨焕话说完,见徐进嵘神情略微一滞便不语了,倒是有些奇怪,靠近了些端详了下,啧啧道:“我瞧徐大人比起从前,真是清减了不少,倒是奇了。

    前些年虽未曾与徐大人照过面,只也有听闻你在淮南路,那官当得有声有色,正是大展宏图之际,何以竟会窜到了杭州府,还这般悒悒不乐?” 徐进嵘眼里一黯,望着长堤之上来去如织的人流,似是微微有些走神。

     那杨焕起头方才乍见徐进嵘,一下想起陈年旧事,虽被许适容提点过,只心中难免还是有些疙瘩,这才故意拿话堵他的,此时见他竟真当抑郁难消的样子,心中好奇之意哪里还压得下去,张嘴便道:“虽则从前瞧你十二分的不顺眼,只如今都过去了,今日竟又在此相遇,也算是难得了。

    你在淮南路虽手眼通天,只这杭州府却是小爷我的地盘,到了此处,有何难处,说来便是。

    ” 徐进嵘似是有些惊讶,看了他片刻,默不作声。

     “好你个徐进嵘,当年可是你对不住我。

    小爷我都放下了,你莫非到如今竟还念着不放?” 杨焕脸色有些难看,气哼哼道。

     徐进嵘摇头苦笑了下,转身对着湖面吟啸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前朝太白非我知己,却是一言道出我今日之心声。

    杨老弟若是不嫌弃,陪为兄的去痛饮几杯如何?” 杨焕见他突然改口称自己老弟,又见他眉间尽是抑郁难平之色,自己却正意气风发,心头一热,立时便拍了胸脯道:“自然。

    我乃地主,这就去湖边最有名的醉红楼,不醉不归!” *** 这日淡梅与喜庆带着小宝重坐着驴车与早上一道出来的村人归家,到了村口之时,已是日暮,迎面便见一路过的妇人笑道:“花娘子,你家兄弟又来了,正在院里等着呢。

    ” 淡梅与喜庆还未反应过来,小宝已是从车上跳了起来,嚷道:“舅舅来了,舅舅来了。

    ” 他这般欢喜,却是因为那舅舅每次过来都会给他带各色好东西,故而待他离去,便要反复念上好一阵子才消停。

     淡梅却是有些惊讶,景王因了腿疾,这几年每年春夏之交都会到淮楚老太医之处,过后便到她这里探望下,已是惯例,只今年却比往年要来得早了些。

     妙夏男人紧赶了驴车,没片刻便到了她家门前,见门口的树干上拴了匹马,边上立了两个常服男子,便是景王身边的侍卫了。

     淡梅推开虚掩的柴门之时,一眼便见到昨夜自己与喜庆坐过的那架木香棚边上的长椅上多了个人,一身青衫,坐着闲闲地煮着一壶茶水,夕阳斜照了过来,在地上拉出个狭长的身影,正是景王赵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