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关灯
刘仲取过信,扫了一眼,指尖微颤,信随风而去。

    原来刘三竟是她外祖母的生前的部下。

    这么多年了,她都未能察觉。

     刘三写给刘仲的信里说,她已经寻到陆家少爷的那个孩子下落,孩子还活着,现在就在开封,是太康的知县。

     刘三知晓刘仲生性多疑,这么一封来历不明的信,刘仲必定不肯轻信,她便又单写一封信交代义女刘义,令其找合适的时机将自己的身份表明。

     这时马已经吃饱喝足,踏着轻快的脚步行到刘仲面前。

     刘义低声道:“都督。

    义母说,太康之人,见与不见,都由您自己选择。

    ” 刘仲看了她一眼,然后牵起马,提步不动声色地走进茫茫山雾之中。

     …… 太康周边的庄户人家有舞龙灯的传统。

     每个村庄,隔二十年就会起一次灯,以祈求神龙保佑。

     龙灯的讲究很多,涉及神明和来年村庄的运数,村民不敢马虎。

     过年前十多天,年轻的女孩儿们就要跟老一辈学会敲锣打鼓,二十年后她们的女儿辈也会跟她们学,这样的习俗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至今已经不知传过多少年。

     小柳村今年舞龙灯,正月初二子时,全村男女老少摸黑爬起来,聚集在“灯堂”前观看龙神“开光”仪式。

    唢呐声、锣鼓声、鞭炮声大作,引得方圆几里的人家都忍不住来瞧热闹。

     所谓的“灯堂”就是临时搭建的大木棚,一间木棚,丈二见方,中间摆了两张大四方桌,后面的桌子上伏着“龙头”,前面的桌子上置了香案和贡品。

     那龙是木制的骨架、糊了彩色的外皮,做得惟妙惟肖,里头点了蜡烛,照得整个“龙头”透亮。

     有“道士”正拿着桃木剑,嘴里嘀嘀咕咕不知道念着什么咒语。

    村民们起初还都竖着耳朵听,似乎听到“玉皇大帝”“九天龙母”之类的,后来也都分了神。

     女人们腰间系了红绸带,专心扶着自家的“龙骨”,那“龙骨”就是一人长的木板,前后钻了个口子,只等待会龙头开过光,全村的龙骨就前后相接、用木棒栓住,便组成完整的“龙灯”。

     人们只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