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药师在现代 第171节

关灯
记者对着他们卡卡一顿猛拍。

     都是收了红包的,至少也要对得起红包的价值嘛。

     …… 医务处主任造势的时候,宁栀去病房检查孩子的情况,给孩子把了脉,然后拿着药鼎和药材去炼药。

     他现在炼药的效率非常高,下午的时候就把药炼好了,给孩子吃了下去。

     宁栀这次在津海停留了两个多月,和管见明一起治疗了十几例白血病儿童患者,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从津海回来后,他开始减少上门诊的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研究所里,不断地实践,改进药方,以身试药,历经无数次的尝试后终于研究出了洗髓丹的改良药方。

     这个时候距离宁栀来京都上学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年。

     梁恺之已经八十多接近九十岁高龄,早已退休,安心在家颐养天年,伺弄花草,照顾小灰和小龟。

     前两年,梁恺之对门的邻居因为退休了要去给定居在大漂亮国的儿媳带孙子,想把现在住的这套老房子出手,宁栀便买了下来,从梁恺之家里搬了出去,和他做起了邻居。

     这样既能保有隐私,也方便照顾年事已高的梁恺之。

     “我身体好好的,有什么好照顾的。

    ”梁恺之道,“你就是太操心。

    ” 宁栀便道:“在这里住久了也有感情了,再加上价钱合适就买了,还能继续跟老师做邻居,也方便听老师的教诲。

    ” 梁恺之才不信他:“我可没什么能再教你的了。

    ” 学生成长太快,让他这个做师长的很没有成就感。

     梁恺之抬起眼睛看着眼前的青年。

     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孩子仍然和当初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样,除了眼神变得更温和了一些,外表几乎没什么变化,看着依然像是二十出头的模样。

     这本来是一件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放在宁栀身上似乎又是那么理所当然。

     宁栀被他看得莫名其妙:“怎么了?” “我在想你像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是不是还是这副少年模样。

    你不会七老八十了还是这个样子吧?”老先生怀疑地看着他,问道。

     宁栀失笑:“怎么可能?又不是妖怪,能长生不老。

    ” 最多就是老得比别人慢一点,但还是会老的。

     上个月杨峥调到了京都,总算跟宁栀留在了同一个城市。

     眼瞅着都十年过去了,这对小年轻的感情还跟当初一样丝毫未变,彻底打消了老先生的顾虑。

     现在的年轻夫妻能坚持十年的都很难得,多的是今天结明天离的。

     宁栀和杨峥异地恋还能坚持这么多年真的非常不容易。

     老先生唯一遗憾的就是宁栀没有自己的后代。

     要是宁栀能生个一男半女,自己从小教他背医书,肯定别有一番乐趣。

     老先生畅想了一番这样美好的未来后摇了摇头,觉得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做人不能太贪。

     能在死前看到国医如今蓬勃发展的势态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

     老先生上了年纪,明显有些精力不济,不到九点就早早地上床休息。

     宁栀一直等到他睡着之后才从梁家出来,转身看了一眼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