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关灯
小
中
大
作为一名刚杀死马凉的武者,他是不可能走近皇帝的,即使他刚刚立下天大功劳。
这老公公就是方才到宫城前迎接的那个,他检查信确认没有问题,便将信送给皇帝。
盛森渊知道这封信里写的什么。
他没偷看。
他只是直接问了明铜镜。
信中,明元帅并未抱怨下令杀他的先帝,只痛陈他轻易涉足政斗,被奸人暗害,有所察觉后不得不忍辱将独子送到师兄身边。
他在信中写明所谓明夫人不贞事件只是他与妻子的计谋,以使敌人放弃继续追查他的唯一血脉。
他在信中明言,他的师兄已经答应他的请求,收下他的独子为徒,教他兵法。
如果他日棠国有难,他愿意令亲儿为陛下再征疆场。
皇帝捧着信看了一会儿便红了眼眶,露出追忆明元帅的模样。
盛森渊静静将头垂下,与其余人一样。
何时抬头? 等皇帝哭到满意吧。
…… 这封信就是明元帅为独子留下的引线。
而马凉的人头,则是盛森渊为明铜镜点燃引线的火折子。
至于这场爆炸能有多大,最终还是得看明铜镜自己潜心多年研制的这□□有多厉害。
无论其他人为明铜镜铺下的路有多宽阔,如果明铜镜只是纸上谈兵之徒便全是在做无用功。
但是。
凡是与明铜镜谈论过兵法的人都会明白,他绝非赵括之流。
这世上若有兵法天才,第一是明元帅,第二便是明铜镜了。
哭爽了,皇帝放下信,他说:“朕能理解明元帅与其子的忠心,只不过明铜镜此人似乎只是跟随明元帅的师兄学习兵法而已,他可曾上过战场?” 他当然没有。
棠国都不知有多少年没打过仗了。
皇帝不想投降,不想求和,但他更怕输,他宁肯用老将也不想轻易答应用这个明铜镜。
即使此人是由安国侯和邕武侯共同推举的所谓人才,但是,他又不懂兵法,又没见过这个明铜镜,光是听别人的一面之词,皇帝难免怀疑。
更何况当年的明铜镜是荒唐透顶,人人皆知的纨绔子弟。
他能打仗?皇帝表示怀疑。
盛森渊理解。
他又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再次双手呈上。
皇帝便问:“这次的又是什么?” “算是几场小战役的记录吧。
”盛森渊道。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算是是什么?皇帝微微不悦,又有些好奇,“呈上来。
” 一样的操作再来一次。
皇帝拿到检查过的信
这老公公就是方才到宫城前迎接的那个,他检查信确认没有问题,便将信送给皇帝。
盛森渊知道这封信里写的什么。
他没偷看。
他只是直接问了明铜镜。
信中,明元帅并未抱怨下令杀他的先帝,只痛陈他轻易涉足政斗,被奸人暗害,有所察觉后不得不忍辱将独子送到师兄身边。
他在信中写明所谓明夫人不贞事件只是他与妻子的计谋,以使敌人放弃继续追查他的唯一血脉。
他在信中明言,他的师兄已经答应他的请求,收下他的独子为徒,教他兵法。
如果他日棠国有难,他愿意令亲儿为陛下再征疆场。
皇帝捧着信看了一会儿便红了眼眶,露出追忆明元帅的模样。
盛森渊静静将头垂下,与其余人一样。
何时抬头? 等皇帝哭到满意吧。
…… 这封信就是明元帅为独子留下的引线。
而马凉的人头,则是盛森渊为明铜镜点燃引线的火折子。
至于这场爆炸能有多大,最终还是得看明铜镜自己潜心多年研制的这□□有多厉害。
无论其他人为明铜镜铺下的路有多宽阔,如果明铜镜只是纸上谈兵之徒便全是在做无用功。
但是。
凡是与明铜镜谈论过兵法的人都会明白,他绝非赵括之流。
这世上若有兵法天才,第一是明元帅,第二便是明铜镜了。
哭爽了,皇帝放下信,他说:“朕能理解明元帅与其子的忠心,只不过明铜镜此人似乎只是跟随明元帅的师兄学习兵法而已,他可曾上过战场?” 他当然没有。
棠国都不知有多少年没打过仗了。
皇帝不想投降,不想求和,但他更怕输,他宁肯用老将也不想轻易答应用这个明铜镜。
即使此人是由安国侯和邕武侯共同推举的所谓人才,但是,他又不懂兵法,又没见过这个明铜镜,光是听别人的一面之词,皇帝难免怀疑。
更何况当年的明铜镜是荒唐透顶,人人皆知的纨绔子弟。
他能打仗?皇帝表示怀疑。
盛森渊理解。
他又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再次双手呈上。
皇帝便问:“这次的又是什么?” “算是几场小战役的记录吧。
”盛森渊道。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算是是什么?皇帝微微不悦,又有些好奇,“呈上来。
” 一样的操作再来一次。
皇帝拿到检查过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