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小
中
大
蹲身一福,就作势要走,下面坐着的一个年轻男子忙上前拦住她:“六婶婶,族里谁都晓得你处事公正,心存慈善,这事不由您做主,还有谁有资格?”朱氏认出他是二房的兴宗,他爹早亡,他娘带着他也过了些穷日子,四老爷这样的人,是绝不会伸手帮忙的,不帮忙也算了,还借着别的,把他家的一百亩田霸了七十亩去,兴宗母子是巴不得四老爷倒霉。
朱氏瞧一眼依旧坐在上面面色铁青的四老爷,脸上露出笑容:“我做主?我可从不知道做主的人是坐在下面的。
”这话一出口,除四老爷外,别人都往下换了一位,朱氏脸上带着笑看向四老爷,四老爷在心底骂个不止,可是现在情形已经不由人了,五老爷是根墙头草,七老爷只怕就要被逐出族里,剩下的?个个都不和自己一条心,四老爷只得站起身,对朱氏行了一礼:“我忝为族长,族里不但不平安,反倒纷乱连连,今日,就辞了这族长之位。
” 四老爷说完就起身做到下面位置,朱氏再不和他客气,走到他空出的位子上坐下来,看着众人:“我虽说话有几分分量,但我是个女人,我儿子又小,这族长之位,还是另请贤人,别的事,等有了新族长再议。
” 五老爷的眉毛跳了跳,按着岁数,也该轮到他了,四老爷心里想的也差不多,五老爷当了族长,自己的处境就要好一些。
朱氏扫一眼众人,继续说道:“我想着,族里这些时出了这么多的事,除四伯管理不善之位,还有一点,旁的族里都有族老,偏我们族里没有,这族长一位,不如就交给小辈们,小辈们做了族长,我们这些做老的,也就是族老,族长有什么不对,也能说一说。
” 浪静 --> 这个提议让众人都一怔,朱氏的眼往每个人脸上扫了一圈,施施然道:“当然,你们若不同意,那也全当我白说,等又换个族长,压不住众人,到时候闹的事情只怕比今日还大,我是个清白过日子的寡妇,不敢沾惹上什么坏名声,实在不成,也只有带着儿子女儿搬离这里,投靠我哥哥。
” 朱氏说着顿一顿,见四老爷脸上露出一丝欣喜,能让你们占了田产才怪,朱氏继续道:“到那时候,也说不得破了家产,这边的家产,本就只有五百亩田和一座农庄,也只得全都给大姑娘当了嫁妆,我母子二人,只有身无长物去投靠我哥哥。
” 四老爷的神色变了又变,朱氏的眼看都不看众人,九老爷是族里这辈年纪最小的,先站起来道:“六嫂说的,也全是道理,横竖侄子们已有人成家,就把族长一职交给他们,也没什么不行。
”八老爷点头附和,七老爷不在,五老爷是墙头草,自然也同意,四老爷见状也只得点头。
这关一过,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议定大老爷家的继宗为族长,新任族长要处理的头一桩事就是七老爷的丑事。
朱氏已经站起身:“我始终是个女人家,忝着脸出来和你们男人家议事已是不该,剩下的事就你们做主,我告辞了。
” 说着不等继宗说什么,朱氏就走出祠堂,新族长一来要立威,二来要出气,七老爷不被逐出族里,都是不可能的,自己何必又在中间插一脚。
走出祠堂门,门外还围着人,七老爷和旺宗媳妇两人被捆了跪在一起,旺宗媳妇刚小产过,还是从床上被人拖下来的,那张粉脸没有半分血色,半闭双眼,若不是绳索有人拉着,只怕早倒了下去。
七老爷好不到哪里去,一张脸死白死白,旁边哭哭啼啼的是七太太,不晓得她是哭自己男人不争气呢,还是哭自己以后的命运?朱氏看一眼七太太,其实她除了管不住自己男人之外,别的也没什么不是,只可惜嫁错了。
和在祠堂门口等着的几位妯娌打过招呼,朱氏也就回家,此时天已擦黑,回头看一眼灯火通明的祠堂,朱氏冷笑一声,扶着杨妈妈的肩回家。
第二日一早刚用过早饭,新人族长继宗就来求见朱氏,见面时候,继宗先规矩行过礼,然后面上呈现哀痛之色:“昨日开了祠堂,大家也公议了,虽说七叔是长辈,和四伯也是兄弟一场,只是出了这样逆伦的丑事,放在谁族里都是容不得的,也只有把七叔除了名,他的私财带走,至于田地房舍下人,都是当日这边叔祖母送的,也该还了六婶才是。
” 朱氏听的一笑,一百亩地,一房家人,别人看的有天大,自己心里能值什么?不过朱氏面上还是诚恳之色:“贤侄,你如此做事,足见你为人公道,这一百亩田,一房家人我也不收回来。
”继宗一愣,朱氏款款又道:“这一百亩田就放在公中,做了祭田,日后族里谁家孩子要上学的,就从这份收益里面拿出来,有孤寡的,也用这钱,生前奉养,死后葬入,还有结余的,修桥架路这样的好事也不可不做,再有多的,一年再买个一两亩地,时日长了,积的多了,也是一份长远产业。
” 继宗本还是坐着的,听了朱氏这番有道理的话,忙站起身,长揖下来:“六婶果然有见识,从此之后,族里再无饥寒失学之苦。
”
朱氏瞧一眼依旧坐在上面面色铁青的四老爷,脸上露出笑容:“我做主?我可从不知道做主的人是坐在下面的。
”这话一出口,除四老爷外,别人都往下换了一位,朱氏脸上带着笑看向四老爷,四老爷在心底骂个不止,可是现在情形已经不由人了,五老爷是根墙头草,七老爷只怕就要被逐出族里,剩下的?个个都不和自己一条心,四老爷只得站起身,对朱氏行了一礼:“我忝为族长,族里不但不平安,反倒纷乱连连,今日,就辞了这族长之位。
” 四老爷说完就起身做到下面位置,朱氏再不和他客气,走到他空出的位子上坐下来,看着众人:“我虽说话有几分分量,但我是个女人,我儿子又小,这族长之位,还是另请贤人,别的事,等有了新族长再议。
” 五老爷的眉毛跳了跳,按着岁数,也该轮到他了,四老爷心里想的也差不多,五老爷当了族长,自己的处境就要好一些。
朱氏扫一眼众人,继续说道:“我想着,族里这些时出了这么多的事,除四伯管理不善之位,还有一点,旁的族里都有族老,偏我们族里没有,这族长一位,不如就交给小辈们,小辈们做了族长,我们这些做老的,也就是族老,族长有什么不对,也能说一说。
” 浪静 --> 这个提议让众人都一怔,朱氏的眼往每个人脸上扫了一圈,施施然道:“当然,你们若不同意,那也全当我白说,等又换个族长,压不住众人,到时候闹的事情只怕比今日还大,我是个清白过日子的寡妇,不敢沾惹上什么坏名声,实在不成,也只有带着儿子女儿搬离这里,投靠我哥哥。
” 朱氏说着顿一顿,见四老爷脸上露出一丝欣喜,能让你们占了田产才怪,朱氏继续道:“到那时候,也说不得破了家产,这边的家产,本就只有五百亩田和一座农庄,也只得全都给大姑娘当了嫁妆,我母子二人,只有身无长物去投靠我哥哥。
” 四老爷的神色变了又变,朱氏的眼看都不看众人,九老爷是族里这辈年纪最小的,先站起来道:“六嫂说的,也全是道理,横竖侄子们已有人成家,就把族长一职交给他们,也没什么不行。
”八老爷点头附和,七老爷不在,五老爷是墙头草,自然也同意,四老爷见状也只得点头。
这关一过,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议定大老爷家的继宗为族长,新任族长要处理的头一桩事就是七老爷的丑事。
朱氏已经站起身:“我始终是个女人家,忝着脸出来和你们男人家议事已是不该,剩下的事就你们做主,我告辞了。
” 说着不等继宗说什么,朱氏就走出祠堂,新族长一来要立威,二来要出气,七老爷不被逐出族里,都是不可能的,自己何必又在中间插一脚。
走出祠堂门,门外还围着人,七老爷和旺宗媳妇两人被捆了跪在一起,旺宗媳妇刚小产过,还是从床上被人拖下来的,那张粉脸没有半分血色,半闭双眼,若不是绳索有人拉着,只怕早倒了下去。
七老爷好不到哪里去,一张脸死白死白,旁边哭哭啼啼的是七太太,不晓得她是哭自己男人不争气呢,还是哭自己以后的命运?朱氏看一眼七太太,其实她除了管不住自己男人之外,别的也没什么不是,只可惜嫁错了。
和在祠堂门口等着的几位妯娌打过招呼,朱氏也就回家,此时天已擦黑,回头看一眼灯火通明的祠堂,朱氏冷笑一声,扶着杨妈妈的肩回家。
第二日一早刚用过早饭,新人族长继宗就来求见朱氏,见面时候,继宗先规矩行过礼,然后面上呈现哀痛之色:“昨日开了祠堂,大家也公议了,虽说七叔是长辈,和四伯也是兄弟一场,只是出了这样逆伦的丑事,放在谁族里都是容不得的,也只有把七叔除了名,他的私财带走,至于田地房舍下人,都是当日这边叔祖母送的,也该还了六婶才是。
” 朱氏听的一笑,一百亩地,一房家人,别人看的有天大,自己心里能值什么?不过朱氏面上还是诚恳之色:“贤侄,你如此做事,足见你为人公道,这一百亩田,一房家人我也不收回来。
”继宗一愣,朱氏款款又道:“这一百亩田就放在公中,做了祭田,日后族里谁家孩子要上学的,就从这份收益里面拿出来,有孤寡的,也用这钱,生前奉养,死后葬入,还有结余的,修桥架路这样的好事也不可不做,再有多的,一年再买个一两亩地,时日长了,积的多了,也是一份长远产业。
” 继宗本还是坐着的,听了朱氏这番有道理的话,忙站起身,长揖下来:“六婶果然有见识,从此之后,族里再无饥寒失学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