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灯
里头一桩大事来做。

    僧人们齐声吟唱,务必要保佑平老爷来世转个好人家,旺宗也跟在僧人群里,闭目颂唱。

    自从四老爷不是族长之后,四太太的气焰也没有往日那么大,出过这样的事情,也没人愿意和她家对亲,旺宗的弟妹一个十四,一个十三,都还是男未娶,女没聘。

     四太太成日只在家躲着骂人,今日族里这样大事,她本不愿来,也怕自家在族里的日子更不好过,只得腆着脸来,一眼瞧见自己儿子光头上点了戒疤,在僧人群里闭目颂唱,那泪就哗哗落下,哽咽着叫了声旺宗我儿。

     旺宗却似没听见一般,依旧跟着领头僧人行礼如仪,旁边的八太太等人瞧见,上前不痛不痒劝了四太太几句,红尘已断,前尘已是往事,今日再追悔,又有什么作用? 别人家的难过可不在朱氏心里,法事办完,全家脱素换吉,家里的新旧下人,都按数领了赏银。

    赵家远在京城,这边又没有行亲迎的规矩,早早就说好,由朱老爷送婉潞到京城,自从朱浅草嫁到京城,朱老爷在京城里也开了个绸缎庄,婉潞本可在那里出嫁,朱老爷知道妹妹心疼这个外甥女,由亲家出面,借了一个侍郎的花园出嫁,择了二月初十朱老爷护送婉潞上路。

     到的初九,按了习俗,族里的长辈,远近亲眷,都来给婉潞贺喜上头。

    朱氏摆了几桌酒,请大家团聚着坐坐,婉潞换上新做衣衫,鹅黄京缎做的外衫,如火一般红的裙子,腰间束了柳绿的丝绦,唇点了新做的桃花胭脂,鹅蛋脸上擦了茉莉粉,打扮的似鲜花一支。

     朱氏亲自给她上了头,梳成妇人的发髻,给她戴上掐丝镶南珠的凤钗,退后一步,仔细瞧了瞧,笑道:“这样打扮,真像画上的仙女走下来,以后你出嫁了,就再不是娘跟前的小女儿,而是大人了,京城路远,归宁不易,你浅妹妹嫁的还近些,你妹夫又中了个举人,虽说举人在赵家眼里不算什么,可总还是你娘家人,要有什么委屈,就去寻你浅妹妹,可别憋在心里。

    ” 朱氏说的温煦,婉潞听的却是一阵阵的伤心,她站起身,端正跪了下去,这礼朱氏该受的,听的婉潞说道:“娘,女儿知道了,娘在家里,弟弟还小,娘千万要保重身体。

    ” 这声娘听的朱氏泪涟涟的,做了她十来年的继母,也曾想过,哪一日她不再唤自己太太,而是如同小女儿一样,唤自己一声娘。

    这几年,婉潞的徘徊朱氏也瞧在眼里,心里的指望渐渐消失,自己和亡人争什么长短,她虽没唤自己一声娘,但孝顺体贴,又何必纠着于此。

     陪侍在旁的不过就是杨吴两位妈妈,看见婉潞跪倒不起,朱氏自顾自垂泪,杨妈妈眼里的泪也不由要落,强挤出笑容上前扶起婉潞,对朱氏道:“太太,姑娘这等孝心,你就收了吧,这是喜事。

    ” 婉潞的眼圈是早就红了的,脸上的脂粉也都花了,朱氏拿出帕子给她擦着脸:“高兴,我这是高兴了哭。

    ”说着还想教导她一些为妇之道,那声音哽咽无比,怎么也说不下去。

    吴妈妈脸上露出欣慰笑容,叫进春燕她们给婉潞重新理妆,好出去坐席。

     酒席之上,众人你一眼我一句地恭喜婉潞,婉潞瞧着坐在上方的朱氏虽然面上带笑,那笑意却没传到眼里,斟满酒起身敬到她跟前:“娘,女儿明日出嫁,你要多多保重。

    ”这声娘叫的众人皆惊,朱氏虽在屋里已听她叫过,此时再听,心中依旧泛起无尽涟漪,颤抖着接过酒,那酒未入喉就已散落大半。

     朱太太晓得她的心事,上前拍着她背道:“姑太太,外甥女儿孝顺,你以后的福气更长呢。

    ”朱氏嗯了一声,看向婉潞的眼里还含有不舍,婉潞勉强止住,众人上来劝解,酒席这才又饮下去。

    等酒席散时,回到房里已是掌灯时节,朱氏望着她,千言万语都说不出来,婉潞不由依到她怀里:“娘,女儿今夜就和娘一起睡,再听听娘的教导。

    ”朱氏拍着她,口里叹气,说出的却全是好字。

     杨妈妈吩咐人进来服侍她们歇息,卸妆换衣,被子很暖,朱氏和婉潞说了会话,怕婉潞明早要赶路,错过宿头就不行了,轻轻拍一拍她的脸:“睡吧,明儿带着肿眼上路,那就惹人笑话了。

    ”婉潞嗯了一声,乖乖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