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关灯
智哥儿第二日就回宫去了,婉潞已经叮嘱过他,就说皇恩虽浩荡,这大事也要问问爹娘。

    这样的话说出去,就算皇后想为智哥儿结亲,也要先问问自家意思。

     这话传进去之后,皇后那边并没有别的话说,婉潞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全力筹备鸾娥的婚事。

     第171章 --> 六月荷香飘时,八爷的喜日子也就到了。

    四房新宅布置一新,门楣悬了红绸,地下铺了红毯,就等新人轿子到时,大开中门,好迎新人进门。

     赵家的女儿们也各自归宁,既是四房喜事,在楚夫人那里坐了些时就去四房的宅子那里瞧新房。

    隔了一条街,婉潞本要叫人预备车子,赵致柔笑着道:“这都六月的天,气闷的很,你让小厮们把人都赶干净了,我们从后街走路过去,既凉爽又不麻烦。

    ” 赵府出嫁的女儿们以赵致柔为尊,她这样说,婉潞自然不敢怠慢,吩咐春燕寻小厮去外面把人赶了,这才笑着道:“姑母真是有兴致。

    ”赵致柔正低头和楚夫人说着什么,听了婉潞的话抬头笑道:“什么兴致,这年纪也渐渐大了,比不得年轻时候,每到一处都要坐车坐轿,这双老腿越发没力气了,再不多走动些,那不成废物了?” 楚夫人扶着婉潞的手站起来,笑着道:“大妹妹总比我小了那么几岁,我啊,多走几步就骨头疼了。

    ”春燕已经来报外面的人都赶清楚了,婉潞请这些姑太太姑奶奶们都往外走,楚夫人和赵致柔毕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婉潞还不忘让人抬了小竹椅在后面伺候着。

     赵致柔和楚夫人走在前面,别人都跟在后面,再加上伺候的丫鬟仆妇们,呼啦啦差不多有七八十人跟着。

    算得上浩浩荡荡出了门,后街本就人少,来往的人又被小厮们赶清楚了,路上经过的人家都关着门,赵致柔不由叹道:“这情形,倒像少女时候偷偷溜出去街上买糖吃一样,现在想来,街上卖的糖那有家里的好吃,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 赵致柔在娘家时候深得宠爱,哥哥们又让着她,也曾淘气地扮过男装和哥哥们偷溜出街,带累的身边丫鬟挨过好几顿打。

     楚夫人当日初嫁过来时,没少替赵致柔求过情,听到提起往事,不由含笑道:“转眼间,你我都老了,大妹妹,听说姑老爷要告老?”赵致柔微微嗯了一声:“是,在尚书任上都十年了,再升也升不上去,现在孩子们早就各自嫁娶,倒不如告老归乡,课孙儿们读书,闲来四处走走,家里也有几亩薄地,不愁养老之资。

    ” 吴姑老爷当年进京,是冲了宰相之位去的,这些年官场沉浮已经晓得这愿望不能实现,倒不如激流勇退,还能落的一个好名声。

    楚夫人微微点头:“姑老爷不恋栈权位,确是潇洒,只是你我姑嫂,刚团聚没有多少年,现在你又要还乡,着实有些难受。

    ” 赵致柔轻轻拍一拍她的手:“大嫂,我嫁了外乡人,常年又随他在外任上,能送了爹娘入土已是我的福气,旁的事还想什么?”说着赵致柔的眉轻轻一挑:“倒是我那日和大嫂说的,这眼看着就要离京,大嫂也要给我个准话,他们算来是姑表兄妹,又是我的侄孙女,难道我还会不疼她?” 赵致柔有个长孙,今年十岁,赵致柔久已看中瑾姐儿,要求了去做个孙媳妇。

    原本只是远远说过,这眼看着就要离京,赵致柔前几日把话挑明,就等楚夫人说个肯字,好派媒人来。

     楚夫人的眉皱的有些紧,赵致柔笑了:“大嫂难道还怕六侄媳不肯?她历来孝顺,诸儿又是她见过的,也不是我自夸,人品相貌也是数的着的。

    ”楚夫人轻轻叹了一声:“大妹妹,方才你说你嫁到外乡,能送了公婆入土都算好的,吴家也是外乡。

    ” 赵致柔垂下眼帘,楚夫人怕她不高兴刚要说话,赵致柔已经抬起头:“哎,也是我糊涂了,本想着瑾丫头是个出色的,哪舍得让她落到别家,就没想到吴家终究是外乡人,忘了大嫂疼孙女的心呢?”楚夫人紧紧握一下她的手“大妹妹你也不要怪我,你二嫂把你二侄女嫁到外乡,这快二十年了也就归宁过三四次,眼看着二叔又要放外任了,这母女之间想要再见就更难了。

    ” 一句话说的赵致柔泪都差点掉下来,她们一群人虽走的慢,也已到了四房新宅。

    在里面料理的秦氏得了信,早带着婆子丫鬟在那里迎接,见状忙上前去扶赵致柔:“姑母腿脚极好,这么长一段路走的都那么松快。

    ”婉潞上前一步扶了楚夫人笑道:“是呢,这段路我们平日来往都要坐车,亏姑母和婆婆这一路连气都没歇过。

    ” 说笑着往里面走,楚夫人年纪毕竟已经大了,走的虽慢也出了些汗,听了婉潞的话笑着道:“那也是你们姑母带着我走的,不过走的嘴干。

    ”秦氏把赵致柔让了上座,又请楚夫人坐下,丫鬟们已端了酸梅汤过来,秦氏婉潞各自给楚夫人她们奉上。

     楚夫人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