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成好事红莲进门

关灯
就在明岳定亲的时候,黄家这边也没闲着。

    黄炎礼和平氏打听了韩家二房为人以及莲香的性子,一家人都同意了这门婚事。

     韩家二房不是那等指望在女儿身上刮油水的人,且莲香性子不怯弱。

    黄茂松以后时常要出门收山货,媳妇在家里要是个怂货,没分家时有公婆担着,分家了还怎么过日子? 既然看中了人家闺女,就老老实实照着规矩去提亲。

    平氏托了杨氏,杨氏满口答应了。

     梅香身怀有孕,杨氏也不好让她去跑。

    就在杨氏准备去镇上找叶氏的时候,哪知叶氏又来了。

     因叶氏平日要给学堂里的孩子们做饭,还要照看油坊,一般上午都没得空,只有下午才能来。

     这一日,叶氏吃过了晌午饭之后,先小睡了一会子。

    起来后,带着给梅香准备的东西,和兰香一起就往大黄湾去了。

     叶氏到的时候,梅香还没起来呢。

    她近来越发犯困,吃了晌午饭之后,她怕自己困的厉害,抢着洗碗。

    洗过了碗又在家里走走,还没走几步路,就困的睁不开眼睛,这会子正睡的香呢。

     杨氏把叶氏迎进了堂屋,两亲家在屋里说着闲话。

     杨氏说着说着就把六房想求亲的意思说了出来,还特意点出这是梅香的想法。

     叶氏知道女儿不是个莽撞人,敢这样说,必定是孩子不错。

     “一家有女百家求,我二嫂也正在给莲香说亲呢。

    嫂子这里有合适的人选,我回去就跟我二嫂说,她如今每个集都要到镇上来送菜的。

    ” 杨氏笑着奉承叶氏,“弟妹真是有本事,不光自己把几个孩子养的有出息,还能拉扯娘家和族人。

    ” 周氏如今专管着往学堂里送菜,外头小饭馆的都转给了叶家。

    有了学堂这一份稳定收成,二房三房的关系越发亲密。

     叶氏笑着回杨氏,“我原来是想让嫂子家接下来的,可嫂子家里豆腐坊收成大,家里田地也多,一下子怕也没有那么多菜。

    ” 叶氏这话不假,当日接过学堂后,叶氏头一个想让黄家往学堂送菜,但黄家父子几个忙不开,且家里并没有那么多菜园,供应不上,黄炎夏就谢绝了叶氏。

     他也不想和韩家有这一份生意关系,都说亲戚莫共财、共财合不来。

    黄炎夏想和韩家保持纯粹的亲戚关系,有困难时相互帮衬,平日里不要有太多钱财关系,以免伤了和气。

     黄家不接,叶氏就交给了周氏。

    周氏投桃报李,就把外头饭馆里的份额都交给了叶家。

    如今这样,皆大欢喜。

     杨氏给叶氏倒了杯茶,“弟妹这样才是正经亲戚该做的事情呢,相互扒拉,大伙儿都越来越好。

    ” 叶氏接过茶水,“谢过嫂子,嫂子说的事情我放在心里了,过几天有消息了,我就告诉茂林。

    ” 正说着,梅香进屋了。

     她一醒来就发觉家里来人了,仔细伸头一听,顿时大喜,立刻连黄茂林也不管了,自己穿戴好了就往正房跑。

     黄茂林急的在后头喊,“慢一些,别跑。

    ” 梅香刚出厢房门的时候叶氏就看到了,忙起身过来,梅香一进门,叶氏就立刻拉住了她的手,“别跑,慢些。

    ” 梅香嘿嘿笑了,“阿娘来了,兰香也来了。

    ” 叶氏看了看女儿的肚子,把她带到一边坐下,“我好久没看到你了,虽然晓得你过的好,就是想来看看你。

    ” 杨氏在一边插话,“这才是做娘的心呢,走到哪里都牵挂。

    ” 叶氏把旁边的大包裹打开了,一一拿给梅香看,“我又给孩子做了许多尿布,还有这小被子,都给你收好。

    等明年快生的时候,拿出来晒晒,直接能用了。

    ” 杨氏笑道,“弟妹真是有心,人家都是送月礼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给,你这私底下给了,有人情都显不出来。

    ” 叶氏摆手,“我做外婆的心,哪里能等到那个时候。

    等生了之后,我还有呢。

    ” 杨氏一边笑着一边忍不住心酸,当初她生两个孩子的时候,娘家送的东西寥寥无几,以后红莲生孩子,怕还不如自己呢。

    这话不假,杨老太太虽然也是个爱钱的,但多少还讲一点脸面,那闫氏真是为了钱连脸都不要的人。

     叶氏顾不得去看杨氏的表情,只低头一样样给女儿看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这一个大包裹,怕是花了不少钱的。

     把包袱里的东西看完了,叶氏又把旁边一个竹娄打开,掏出一个水釜,“自从到了镇上之后,我也没工夫回去砍柴,如今家里厨房的炉子也停了。

    我听了明朗的话,买了个水釜,真是方便多了,把开水放里头,第二天早上还有些热乎劲呢。

    我想着你如今身子不便,夜里说不定也要起来喝水,现烧多麻烦呢,有了这个,一天都不用愁。

    ” 大伙儿都没见过,都探头看。

     梅香又嘿嘿笑了,“阿娘,这个东西不便宜吧。

    ” 叶氏笑了,“我以前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要是知道,当初买一个给你做陪嫁。

    ” 杨氏也忍不住赞叹,“真是个好东西,大冬天想喝口热水可不容易呢。

    有了这个,梅香以后半夜肚子饿了,自己泡东西吃都行。

    ” 叶氏自然不是那等不讲规矩的人,除了给女儿送东西,她也给黄家其他人准备了一些吃食。

     送过了东西,又嘱咐了梅香许多话,叶氏拒绝了杨氏和梅香的挽留,带着兰香回家去了。

     叶氏走后,杨氏让梅香把水釜拿回自己屋里去,梅香想了想,摇了摇头,“阿娘,还是放在堂屋里吧,这水釜水可不少呢,我一个人喝一天都够。

    放在堂屋里,谁想喝了就自己倒,反正我房里离堂屋也不远。

    ” 杨氏心里很高兴,觉得梅香没有因为是娘家送来的就独吞,心里也有些佩服这个媳妇。

    多少人家的媳妇恨不得把自己的嫁妆捂得死死的,生怕婆家人沾了一点光。

     黄炎夏回来后见到这个东西,先稀奇了一番,然后听说梅香要留在堂屋,点了点头没说话,心里却想得和杨氏一样,但他想得更多一些,等回头多分大房一些钱。

     第二天,周氏来镇上送菜。

    叶氏虽然管着学堂,但逢集的上午她还要在家里照看油坊,因而都是在家里把菜处理好了再拿到学堂的厨房去做。

     周氏每回送菜都是直接送到家里,她才放下担子,叶氏就拉着她悄悄说了黄炎礼家里想求亲的事情。

     平安镇收山货的不多,周氏自然是知道黄炎礼家里的。

    论起家底,周氏心里满意,但她也要看看那家人如何。

     但这亲是梅香牵线,周氏忙解释,“梅香办事自然是可靠的,可我还是想看一看,还请弟妹帮着转圜一下。

    ” 叶氏笑了,“我自己嫁过女儿,自然了解二嫂的心思。

    二嫂放心,我来安排这个事情。

    ” 叶氏把话带给了黄茂林,黄茂林第二个集就带着茂松一起来玩了。

    黄炎礼让黄茂松带了一些菜籽,去韩家换十斤油回来。

    恰巧,周氏带着莲香一起来赶集。

     莲香不明所以,如往常一样和兰香说笑,黄茂松知道今儿是来相看的,见莲香活泼可爱,心里很是喜欢。

     叶氏当着周氏的面,问了黄茂松许多话题,黄茂松一一老实答应了。

     叶氏问过话之后,打发黄茂松先走了。

     黄茂松才出门,叶氏问周氏,“二嫂,如何?” 周氏笑了,“是个好孩子,勤快能干。

    ” 叶氏也笑了,“二嫂要是没意见,再问莲香两句,要是你们家觉得行,过两天我再给黄家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