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立威名单独过年

关灯
虽然生意忙,梅香仍旧仔细的准备过年的事情。

    腊月底的时候,她给叶氏做了一身衣裳,给黄炎夏夫妇买了一些布匹,又把今年的钱粮送了过去。

     当初分家时说好了,一年给黄炎夏三百六十斤粮食。

    除了粮食,别的东西黄炎夏不要。

    但黄茂林孝顺,仍旧多给了五百文钱。

     叶氏把帐盘了盘,把梅香的分红都给了她,另外送了十斤油给梅香过年用。

     韩家现在没有养猪,梅香把自己家里的肉分了二十斤给叶氏。

    自从搬到了镇上,叶氏总来帮忙带孩子,如今也说不上谁欠谁的人情。

    反正母女两个不管得了什么东西,都往对方那里送一些。

     年前,黄炎斌也搬到了镇上。

    他家宅子不临街,与韩家倒是挺近的。

     亲兄弟般过来了,黄炎夏非常高兴。

    经过了刘家的事情,黄炎夏异常珍惜骨肉亲情。

    他有两个儿子,大哥家只有一个儿子,但大哥家两个孙子都已经长成了,两家合起来也有七八个男丁,以后相互帮衬,再加上韩家兄弟俩,有了这一股子势力,看谁还敢来欺负人! 黄炎斌办乔迁宴的时候,黄炎夏带着一家子去帮忙,黄茂林准备了满满一担子的喜馍。

     腊月二十九那一天,黄炎夏卖完最后一次豆腐,与黄茂林商议,想让两个儿子一起吃年夜饭。

     黄茂林不想违背老父亲的意思,但又想单独祭拜郭氏。

     他问黄炎夏,“阿爹,是在我这边吃还是在茂源那边吃?” 黄炎夏看了他一眼,“按理来说,你是老大,该在你这边吃。

    我想了想,不如我们分成两顿,你这边吃一顿,茂源那边吃一顿。

    ” 黄茂林知道这是黄炎夏想出来的折中办法,但这样跑来跑去的不免麻烦,他也不在乎什么长子不长子的说法。

     “阿爹,要不这样,你们就别过来了。

    年三十晚上我们过去,等过十五的时候,你们再过来。

    若一天跑两边,我们倒无妨,阿娘和梅香做饭都累的够呛。

    ” 黄炎夏想了想,点头认同,“也好,那你们晚上过来。

    ” 父子两个达成一致意见后,黄茂林又与梅香商议,“明儿中午咱们先过年,晚上再去阿爹那边,你看如何?” 梅香点头,“这样也行,阿爹还在世,我们两房人都少,总得聚在一起吃顿饭。

    ” 黄茂林摸了摸她的头发,“就是要辛苦你了,明儿把慧哥儿给我,你稍微做几个菜就行。

    我给阿娘单独烧纸烧香,再一直供着香火。

    今年买的香比较长,一炷香可以烧个把时辰,中间回来一趟就够了。

    ” 梅香摇头,“就算只有咱们三个,明儿中午我也要做一顿像样的饭,吃不完留着后面慢慢吃。

    ” 黄茂林笑了,“行,都依着你。

    ” 年三十一大早,梅香把慧哥儿放在椅子里面。

    那椅子是专门给小孩子做的,前后都有围栏,慧哥儿只有九个多月,坐在里面稳稳当当。

     梅香把椅子放在厨房里,黄茂林放过了鞭炮之后就来烧火。

    慧哥儿一会看阿娘在上面忙来忙去,一会儿又看看阿爹烧火,看得高兴了还笑两声。

     梅香下了两碗肉丝面,夫妻俩一人吃了一大碗,又喂慧哥儿吃了一小碗面糊。

     吃过早饭,黄茂林抱着慧哥儿到处转悠,梅香开始做饭。

     黄茂林先抱着慧哥儿去了黄茂源家里,黄炎夏知道大儿子中午可能会单独过年,也不点破他,只抱着慧哥儿逗了一会儿。

     杨氏和淑娴在厨房里忙活,红莲在一边打打下手,黄茂源在一边处理纸钱。

     黄茂林和黄炎夏说了几句话之后,又抱着慧哥儿去了韩家。

     韩家是晚上过年,叶氏抱着慧哥儿亲了两口,问了问黄家的情况,对黄茂林的处理方式表示赞同。

     亲兄弟虽然分家了,父母在世,也会经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考虑到黄家兄弟非一母同胞,黄茂林单独祭拜郭氏也是人之常情。

     慧哥儿又和舅舅们玩了一会子,眼见着快到中午了,黄茂林抱着孩子回去了。

     梅香手脚快,一桌饭菜已经做了个七七八八。

    炖肉、炖鱼、羊肉锅子、炖鸡,还有七八个炒菜。

     今年,黄炎礼父子三个不仅从本地收山货,还从外地运来了一些稀罕货。

    比如梅香家在羊肉锅子里面的山药,往常谁吃过这个呢。

     听说这是好东西,价钱也不便宜,梅香先买了一根尝一尝,谁晓得竟喜欢上了这个味道。

     梅香又一口气买了五六根,过年留着招待客人,自己吃也不错。

     黄茂林把慧哥儿递给梅香,慧哥儿肚子有些饿了,一到梅香怀里就开始扒她的衣服。

     吃饱了肚子后,梅香又把他哄睡着了,然后放到摇篮里。

     家里有两个摇篮,一个是叶氏送来的新摇篮,梅香一直没有用。

    还有一个旧的,是黄茂林兄妹三人从小用过的。

    梅香把旧摇篮放到厨房里,有时候她在厨房做饭,不放心慧哥儿一个人在房间睡觉,索性就让他睡在厨房,自己一边做饭还可以一边看着他。

     小娃儿也奇怪,厨房里切菜声炒菜声吵吵嚷嚷的,他反倒睡得香甜。

     就像这会子,梅香把他放到摇篮里,盖上了两层小被子,他睡的跟头小猪一样,哪怕梅香和黄茂林一直在说话,他也没醒过。

     慧哥儿中午的一觉比较短,等他醒的时候,黄茂林已经在烧香上供了。

     年夜饭已经摆到了桌上,堂屋门后烧了一个炭盆,梅香抱着儿子坐在炭盆旁边。

    黄茂林跪在供桌下,一边烧纸一边念叨。

     “阿娘,儿子今年单独过活了。

    您有孙子了,大名叫黄庭元,小名叫慧哥儿。

    慧哥儿长的可好了,又聪明又机灵。

    阿娘放心,儿子的日子好得很。

    儿子多给你烧些纸钱,您在那边不要省简,缺钱花了只管来找儿子……” 等烧过了纸钱,一家三口开始吃年夜饭。

     黄茂林把饭菜摆在了大桌上,两口子一起坐在上席,中间加了个高脚椅。

    这椅子是小孩子吃饭专门用的,前面还带一块木板,上面放了慧哥儿的小碗。

     夫妻俩一起喝了两盅米酒。

     梅香举杯对黄茂林说道,“茂林哥,今年你辛苦了,来年祝你发大财行好运!” 黄茂林高兴的拿酒盅子和她碰了碰,“你也辛苦了,把慧哥儿生得这样好,还养了这么大,来年我也愿你事事顺心!” 两口子你敬我我敬你,和和乐乐,中间喂慧哥儿吃了一碗蒸鸡蛋,里头还加了肉末。

     那肉末先用热水淘洗过了,一点腥味儿没有。

     一家三口高高兴兴的吃了顿年夜饭,吃了饭之后,一起把桌椅板凳收好了,剩菜放到该放的地方,又一起睡了个午觉。

     起来后已经半下午了,黄茂林把香炉里的香火换上新的,一家三口往黄茂源家里去了。

     他们到的时候,黄茂源家的饭菜都快做好了。

     虽是二房请他们吃年夜饭,梅香因为带着孩子没有来帮忙做饭,但也不能空手过来。

     昨日下午,梅香就让黄茂林送了一些肉和菜过来,杨氏也没客气。

    等过十五的时候,再送回去就是了。

     等二房烧香上供的时候,黄炎夏让黄茂源去烧,他自己在一边看着。

     烧完钱纸,两房人围在一起又吃了一顿年夜饭。

     吃过饭之后梅香就留在二房,把孩子给黄炎夏,自己帮杨氏母女收拾剩菜剩饭,然后大家一起包饺子。

     杨氏一边包一边对梅香说道,“等会你们回去的时候,带一些饺子回去,留着明儿早上吃。

    ” 梅香也没客气,“那就多谢阿娘了,我今儿正好没有包饺子呢。

    ” 黄茂林想着家里的香火差不多该换了,与黄炎夏打过招呼后,独自回去换香火。

     黄炎夏知道儿子在家里供了香,忙打发他回去,可千万别让香火灭了! 黄茂林出了门,快步走到家门口。

     站在家门口的时候,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门口多了两个泥脚印,梅香爱干净,从来不会在门口留下泥脚印。

    自己今儿一整天只去了韩家和茂源家里,脚上也不曾带泥,这泥脚印来的蹊跷! 黄茂林又仔细听了听,屋里的小狗呜呜叫着,仿佛被人堵住了嘴巴一样。

     他悄悄绕道豆腐坊外面的窗户下,侧耳一听,里面正有人在翻箱倒柜。

    倒座房里有个钱匣子,里面还剩下了不少铜钱,整个钱匣子都被摇得哗啦哗啦响。

     黄茂林终于确定,家里来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