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开业喜兄妹趣事
关灯
小
中
大
这期间,他每年只回家住个两三天,其余时间全部侍奉在师傅师娘身边,一来学手艺,二来帮着家里干活。
磨豆腐的手艺小柱头两年就学的差不多,后面两年不过是打磨精度。
黄家夫妇确实舍不得小柱,这两年,小柱分担了豆腐坊近一半的责任,磨豆腐、卖豆腐,甚至往县城里送货如今也是他在打头。
过完年之后小柱虽然一直没提回家的事情,但黄茂林一直记在心里。
二月底的一天,黄茂林让梅香好生备了一桌酒席,给徒弟践行。
师徒二人都喝了些酒,小柱喝的有些上头,趴在桌上呜呜的哭了,“师傅,师娘,我舍不得走,你们留下我吧,以后我就在家里干一辈子,给师傅打下手,师傅给我些工钱就行。
” 黄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胡说,你家里已经给你订了亲,你的手艺如今不比我差,回去了之后,开个小作坊,娶妻生子,以后的小日子滋润着呢。
” 小柱擦了擦眼泪,给师傅倒了杯酒,又把自己的酒杯满上,“师傅,我再敬您一杯。
” 不等黄茂林回话,小柱自己仰脖子喝了干净。
这一顿饭,小柱自说自话自己斟酒喝,越喝越上头,哭了两场,说了一肚子知心话,说的黄茂林夫妇也有些动容。
等小柱终于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了,黄茂林和大福一起把他抬回房里,并让大福好生看着他。
夜里睡觉的时候,梅香忽然问黄茂林,“在乡下开个小豆腐坊得多少银钱?” 黄茂林心下算了算,“若是作坊小,大头就是毛驴,再就是盖房舍,锅碗瓢盆和石磨什么的不值几个钱。
拉拉杂杂算起来,少说也得七八两银子。
” 梅香对黄茂林说道,“我想着,小柱到咱们家四年,除了用心学手艺,平时就没闲过,慧哥儿小时候他一直帮着带,去年你受伤了,若没有他帮忙,我一个人如何能忙得过来。
这些年逢年过节咱们也给他封了红包,我估摸着他多少也攒了个二三两银子,咱们不如再送他几两银子,让他回去开个小作坊,好生把日子过起来,也不枉你们师徒一场。
大福看见了,以后也会用心干活。
” 黄茂林用手点了点梅香的鼻尖儿,“还是韩掌柜会笼络人心,怪不得我每天不要工钱给韩掌柜干活,都是被韩掌柜蛊惑的!” 梅香对着他的大腿轻轻拧了一把,“对,就是我蛊惑的,我是山里的妖精,专门骗人的!” 黄茂林哈哈笑了,青莲也跟着笑。
第二天一大早,小柱依然如往常一般起来跟着师傅磨豆腐。
磨完豆腐他就守在倒座房卖豆腐,连饭都是在这边吃的。
早饭过后,黄茂林来了倒座房。
黄茂林先坐下,让两个徒弟也坐在一边,从兜里掏出个荷包,塞到小柱手里,“等会客人多,我就长话短说,这里面是五两银子,我与你师娘送你的。
你拿回去开个小作坊,以后好生把日子过起来。
” 小柱惊呆了,从来没听说徒弟学手艺走的时候师傅还送钱的,都是恨不得让你多干几天。
小柱抬眼看向黄茂林,“师傅。
” 剩下的话小柱再也说不出口,黄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多说,这是我和你师娘的心意,今儿我就去给你订一辆车,你再干最后一天,明儿就走。
” 小柱正要说话,外面来了客人买豆腐,黄茂林示意他去招呼客人,自己回后院去了。
等客人走了,小柱捧着银子又呜呜的哭了,哭过之后对大福说道,“师弟,明儿我就走了,以后就靠你侍奉师傅师娘。
师傅师娘是好人,我来了四年,从来没有挨打挨骂,也没有饿过肚子。
家里有好吃的,不管是鸡鱼肉蛋还是点心果子,有慧哥儿吃的就没少了我的,逢年过节师娘给我做衣裳,还给我红包,这哪里是收徒弟呢,一般人家养儿子也没这么精细的。
你以后一定要好生干活,你比师兄机灵,但师兄希望你的机灵要用在正道上。
若是你干了什么对不起师傅师娘的事情,我知道了,定也不饶你!” 小柱看得出来,大福比自己机灵,上进心特别强,但这种人心思多,若是一旦没用到正道上,首先被坑害的就是身边人,因此特意说这样的狠话。
大福吓了一跳,“师兄放心,我肯定不敢的。
若不是师傅,我这会子还在乡下种地呢。
师傅师娘对师兄这样好,我想着,只要我用心肯干,师傅师娘肯定也会对我好的。
” 小柱点点头,“是不假,这几个月你也学了一些东西,卖豆腐你都会了。
磨豆腐的流程你虽知道,但想把豆腐做好,得耐下性子认真学个两三年。
县城那边我也带你走过两回,以后我回家去了,你听师傅安排。
” 倒座房里,小柱絮絮叨叨的叮嘱师弟,后院里,黄茂林也有些不舍,叹了两口气。
梅香笑着安抚黄茂林,“不要想太多,你们师徒的缘分本来就是只有四年,就算缘分到了,以后心里偶尔惦记一回,想的也都是他的好处。
” 黄茂林勉强笑了笑,“你说的对,是我着相了。
” 转天清晨,小柱在黄家吃了最后一顿早饭,预备要出发了。
梅香昨儿就让小柱把自己的东西都打了个包袱,又把家里的点心给他带了一些,一家人一起送小柱去路口。
慧哥儿听说小柱哥要走,抱着他哭了一场,不让小柱哥走。
小柱从慧哥儿还不满一岁就来了黄家,帮着梅香一手一脚把慧哥儿带大,陪他玩耍,接送他上学,带他上街买吃的,慧哥儿对小柱哥情谊深厚。
忽然间说要走,慧哥儿今儿连学都不上了,要一起去送小柱哥。
车夫早就在路口等着,一见黄茂林来了,主动拱手打招呼,“黄掌柜放心,我定把这孩子平安送到家。
” 黄茂林也拱手,“劳烦兄弟!” 小柱爬上了车,红着眼眶看向大家,“师傅师娘,我回家去了,愿二位长辈以后平安和顺!” 黄茂林摆摆手,“去吧,一路平安,以后好生把日子过好!” 小柱是个实诚孩子,听到这话后,眼泪又掉下来了。
黄茂林眼眶也红了,摆摆手让车夫赶紧走。
平安镇的人都知道这是黄掌柜的高徒,这乍一分离,以后再难见面,肯定万般不舍,车夫也懂人情世故,立刻掉头就走,免得他们师徒难分难舍。
等车走了好远,梅香把青莲递到黄茂林怀里,“茂林哥,咱们回去吧。
” 慧哥儿拽着梅香的衣裙,“阿娘,小柱哥以后还会回来吗?” 梅香摸了摸儿子的头,“还会来的。
” 以小柱的品行,以后定然还会来看望师傅。
慧哥儿得了阿娘的肯定话,立刻又高兴了起来。
黄茂林亲自把慧哥儿送到学堂,一家人回去了。
大福正在倒座房里,连忙出来迎接师傅师娘。
黄茂林温和的对大福说道,“你去倒座房里看着,下午我教你做香豆腐。
” 大福高兴的点头,“师傅放心,我这就去。
” 小柱走了之后,大福越发勤快,除了磨豆腐的手艺不如小柱,其余的样样都干得不差。
等到了三月初,张发财来找黄茂林,跟他报了迎宾楼第一个月的帐。
“兄弟,这一个月我丝毫不敢懈怠,还是收效甚微,除掉本钱,只挣了五两银子。
大部分都是吃饭钱,住店的不多。
” 黄茂林先看看账本,安慰张发财,“发财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们刚开业,好多人还不知道我们这里有客栈呢。
你莫急,会慢慢越来越好的。
” 说完,黄茂林取了一两五钱银子给张发财,“既挣了五两银子,一两是你的工钱,另外五钱银子,算我给发财哥的红包,这一个月你着实辛苦了!” 张发财连忙拒绝,“等客栈挣了大钱之后,兄弟再给我封红包吧!” 黄茂源塞进张发财手里,“咱们兄弟,难道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如今你巡街的差事没了,又要供豆豆上学,还有一家子老小,家里不安顿好了,如何能安心做事!” 张发财听罢,只得接下了银子。
回去之后,开始想法子增加客源。
他按照黄茂林以前的方法,先去驿站那边想主意,经过黄茂林同意后,又往另外几家货仓送些礼,那些拉车的车夫们来吃饭时,他偶尔给人家抹去个零头。
除了张发财,黄家这边也没少使劲。
如意坊的客
磨豆腐的手艺小柱头两年就学的差不多,后面两年不过是打磨精度。
黄家夫妇确实舍不得小柱,这两年,小柱分担了豆腐坊近一半的责任,磨豆腐、卖豆腐,甚至往县城里送货如今也是他在打头。
过完年之后小柱虽然一直没提回家的事情,但黄茂林一直记在心里。
二月底的一天,黄茂林让梅香好生备了一桌酒席,给徒弟践行。
师徒二人都喝了些酒,小柱喝的有些上头,趴在桌上呜呜的哭了,“师傅,师娘,我舍不得走,你们留下我吧,以后我就在家里干一辈子,给师傅打下手,师傅给我些工钱就行。
” 黄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胡说,你家里已经给你订了亲,你的手艺如今不比我差,回去了之后,开个小作坊,娶妻生子,以后的小日子滋润着呢。
” 小柱擦了擦眼泪,给师傅倒了杯酒,又把自己的酒杯满上,“师傅,我再敬您一杯。
” 不等黄茂林回话,小柱自己仰脖子喝了干净。
这一顿饭,小柱自说自话自己斟酒喝,越喝越上头,哭了两场,说了一肚子知心话,说的黄茂林夫妇也有些动容。
等小柱终于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了,黄茂林和大福一起把他抬回房里,并让大福好生看着他。
夜里睡觉的时候,梅香忽然问黄茂林,“在乡下开个小豆腐坊得多少银钱?” 黄茂林心下算了算,“若是作坊小,大头就是毛驴,再就是盖房舍,锅碗瓢盆和石磨什么的不值几个钱。
拉拉杂杂算起来,少说也得七八两银子。
” 梅香对黄茂林说道,“我想着,小柱到咱们家四年,除了用心学手艺,平时就没闲过,慧哥儿小时候他一直帮着带,去年你受伤了,若没有他帮忙,我一个人如何能忙得过来。
这些年逢年过节咱们也给他封了红包,我估摸着他多少也攒了个二三两银子,咱们不如再送他几两银子,让他回去开个小作坊,好生把日子过起来,也不枉你们师徒一场。
大福看见了,以后也会用心干活。
” 黄茂林用手点了点梅香的鼻尖儿,“还是韩掌柜会笼络人心,怪不得我每天不要工钱给韩掌柜干活,都是被韩掌柜蛊惑的!” 梅香对着他的大腿轻轻拧了一把,“对,就是我蛊惑的,我是山里的妖精,专门骗人的!” 黄茂林哈哈笑了,青莲也跟着笑。
第二天一大早,小柱依然如往常一般起来跟着师傅磨豆腐。
磨完豆腐他就守在倒座房卖豆腐,连饭都是在这边吃的。
早饭过后,黄茂林来了倒座房。
黄茂林先坐下,让两个徒弟也坐在一边,从兜里掏出个荷包,塞到小柱手里,“等会客人多,我就长话短说,这里面是五两银子,我与你师娘送你的。
你拿回去开个小作坊,以后好生把日子过起来。
” 小柱惊呆了,从来没听说徒弟学手艺走的时候师傅还送钱的,都是恨不得让你多干几天。
小柱抬眼看向黄茂林,“师傅。
” 剩下的话小柱再也说不出口,黄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多说,这是我和你师娘的心意,今儿我就去给你订一辆车,你再干最后一天,明儿就走。
” 小柱正要说话,外面来了客人买豆腐,黄茂林示意他去招呼客人,自己回后院去了。
等客人走了,小柱捧着银子又呜呜的哭了,哭过之后对大福说道,“师弟,明儿我就走了,以后就靠你侍奉师傅师娘。
师傅师娘是好人,我来了四年,从来没有挨打挨骂,也没有饿过肚子。
家里有好吃的,不管是鸡鱼肉蛋还是点心果子,有慧哥儿吃的就没少了我的,逢年过节师娘给我做衣裳,还给我红包,这哪里是收徒弟呢,一般人家养儿子也没这么精细的。
你以后一定要好生干活,你比师兄机灵,但师兄希望你的机灵要用在正道上。
若是你干了什么对不起师傅师娘的事情,我知道了,定也不饶你!” 小柱看得出来,大福比自己机灵,上进心特别强,但这种人心思多,若是一旦没用到正道上,首先被坑害的就是身边人,因此特意说这样的狠话。
大福吓了一跳,“师兄放心,我肯定不敢的。
若不是师傅,我这会子还在乡下种地呢。
师傅师娘对师兄这样好,我想着,只要我用心肯干,师傅师娘肯定也会对我好的。
” 小柱点点头,“是不假,这几个月你也学了一些东西,卖豆腐你都会了。
磨豆腐的流程你虽知道,但想把豆腐做好,得耐下性子认真学个两三年。
县城那边我也带你走过两回,以后我回家去了,你听师傅安排。
” 倒座房里,小柱絮絮叨叨的叮嘱师弟,后院里,黄茂林也有些不舍,叹了两口气。
梅香笑着安抚黄茂林,“不要想太多,你们师徒的缘分本来就是只有四年,就算缘分到了,以后心里偶尔惦记一回,想的也都是他的好处。
” 黄茂林勉强笑了笑,“你说的对,是我着相了。
” 转天清晨,小柱在黄家吃了最后一顿早饭,预备要出发了。
梅香昨儿就让小柱把自己的东西都打了个包袱,又把家里的点心给他带了一些,一家人一起送小柱去路口。
慧哥儿听说小柱哥要走,抱着他哭了一场,不让小柱哥走。
小柱从慧哥儿还不满一岁就来了黄家,帮着梅香一手一脚把慧哥儿带大,陪他玩耍,接送他上学,带他上街买吃的,慧哥儿对小柱哥情谊深厚。
忽然间说要走,慧哥儿今儿连学都不上了,要一起去送小柱哥。
车夫早就在路口等着,一见黄茂林来了,主动拱手打招呼,“黄掌柜放心,我定把这孩子平安送到家。
” 黄茂林也拱手,“劳烦兄弟!” 小柱爬上了车,红着眼眶看向大家,“师傅师娘,我回家去了,愿二位长辈以后平安和顺!” 黄茂林摆摆手,“去吧,一路平安,以后好生把日子过好!” 小柱是个实诚孩子,听到这话后,眼泪又掉下来了。
黄茂林眼眶也红了,摆摆手让车夫赶紧走。
平安镇的人都知道这是黄掌柜的高徒,这乍一分离,以后再难见面,肯定万般不舍,车夫也懂人情世故,立刻掉头就走,免得他们师徒难分难舍。
等车走了好远,梅香把青莲递到黄茂林怀里,“茂林哥,咱们回去吧。
” 慧哥儿拽着梅香的衣裙,“阿娘,小柱哥以后还会回来吗?” 梅香摸了摸儿子的头,“还会来的。
” 以小柱的品行,以后定然还会来看望师傅。
慧哥儿得了阿娘的肯定话,立刻又高兴了起来。
黄茂林亲自把慧哥儿送到学堂,一家人回去了。
大福正在倒座房里,连忙出来迎接师傅师娘。
黄茂林温和的对大福说道,“你去倒座房里看着,下午我教你做香豆腐。
” 大福高兴的点头,“师傅放心,我这就去。
” 小柱走了之后,大福越发勤快,除了磨豆腐的手艺不如小柱,其余的样样都干得不差。
等到了三月初,张发财来找黄茂林,跟他报了迎宾楼第一个月的帐。
“兄弟,这一个月我丝毫不敢懈怠,还是收效甚微,除掉本钱,只挣了五两银子。
大部分都是吃饭钱,住店的不多。
” 黄茂林先看看账本,安慰张发财,“发财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们刚开业,好多人还不知道我们这里有客栈呢。
你莫急,会慢慢越来越好的。
” 说完,黄茂林取了一两五钱银子给张发财,“既挣了五两银子,一两是你的工钱,另外五钱银子,算我给发财哥的红包,这一个月你着实辛苦了!” 张发财连忙拒绝,“等客栈挣了大钱之后,兄弟再给我封红包吧!” 黄茂源塞进张发财手里,“咱们兄弟,难道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如今你巡街的差事没了,又要供豆豆上学,还有一家子老小,家里不安顿好了,如何能安心做事!” 张发财听罢,只得接下了银子。
回去之后,开始想法子增加客源。
他按照黄茂林以前的方法,先去驿站那边想主意,经过黄茂林同意后,又往另外几家货仓送些礼,那些拉车的车夫们来吃饭时,他偶尔给人家抹去个零头。
除了张发财,黄家这边也没少使劲。
如意坊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