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话家常谋定前程

关灯
们兄弟二人商议就好。

    ” 韩敬博继续开口,“我与张县尉合计过了,县丞一职,朝廷有律法规定,非得有举人功名才行。

    荣定县也不是什么大县,县丞职位只是个从八品,别说两榜进士,同进士都看不上,一般都是本地或附近州县的人担任。

    这也是朝廷为百姓着想,县令用外地人,下面县丞等职位用本地人,防止一家独大,百姓受苦。

    县丞大人长子也有举人功名,但他家已看不上荣定县这块小地方。

    明朗兄弟二人新晋举人,由我和张县尉使力,再走一走县令李大人的路子,多送些礼。

    李大人马上任期就满了,谁做县丞与他又无碍,且我们好生帮衬他,让他的吏部考核好看一些,李大人自然愿意顺水推舟保举一下,我们倒是可以争一争这个职位。

    现在有个问题,只能取他们兄弟其中一人。

    ” 叶氏听懂了最后一句话,忽然有些为难。

     明朗主动对韩敬博拱手,“四叔,我是长子,理应在家侍奉阿娘,县丞的事情,让明盛去吧。

    ” 明盛却摇头,“大哥,你如何说这糊涂话。

    ” 众人都看向明盛,他虽一向嘻嘻哈哈,对兄长却颇为敬重,头一回对着明朗说这样重的话。

     明盛看向韩敬博,“四叔,我年不过二十,尚未娶妻生子,县丞虽不是正经官职,也没有说让一个小孩子来干的事,别说荣定县的百姓,县衙门里六房三班的人也不服气。

    第二,我是张县尉的女婿,若我做了县丞,县丞县尉和户房书吏都是一窝子亲戚,好嘛,这荣定县到底是县令大人说了算,还是县丞和县尉说了算。

    第三,我一直在读书,从未接触过世事,轻易做官,万一哪里出了纰漏,岂不连累众人。

    ” 韩敬博看着明盛,半天后忽然哈哈大笑,“好,好样的,明盛,你倒是个实诚人,把这里面的利弊剖析得一清二楚。

    不过有件事情我也得告诉你们,我若能把你们兄弟二人其中一个推上去,我就要辞了这户房书吏。

    ” 叶氏大惊,“四弟,万万不可,别说是个县丞,就是再大的官儿,也不能拿你的前程来换!” 韩敬博笑了,“三嫂不必惊慌,我早就预备好了。

    难道我要做一辈子的书吏?三嫂,我虽不如两个侄儿有才,却还有一二分上进心。

    若县丞是咱们家的人,家族有人看护,我就不必死守着这个不入流的书吏了。

    再者,县衙里的职位就这么多,没有让咱们韩家占了两个的道理。

    第三,这些年我也攒了一些家业,等县丞的事情落定,若是能如意,我预备外出读书,说不定过个几年,我也能中个举人进士,不比做这劳什子的小小书吏好多了。

    ” 叶氏听韩敬博这样说,方才放下心来,“四弟一心为公,真是咱们老韩家的顶梁柱啊!” 韩敬博摆摆手,“三嫂,县衙里不能没人,既然明盛已经把话说透了,我稍后带着你们去拜访张大人。

    张大人也不是个不明事理的,晓得这中间的利害,定然也会同意明盛的看法。

    ” 叶氏点头,“那就劳累四弟了。

    ” 一行人立刻备了份厚礼,一起去了张家,张大人和张太太亲自接待了他们。

     叶氏去了后院,拉着张三姑娘满口夸赞,又夸张太太贤良淑德,会教导孩子。

    张太太也是满口谦虚话,夸赞叶氏虽是乡下妇人,却教导出几个出色的孩子,比那外头多少富贵人家的太太都强多了。

     张三姑娘小字婉柔,这是张太太见女儿性子泼辣特意取的这个名儿,希望能压一压她。

     张家两个儿媳妇陪在一边,叶氏与张太太你来我往说着客气话,婉柔中间给二位长辈续了茶水。

     前院书房里,张县尉也同意韩家的意见,若他们翁婿都起来了,县令大人要坐不住了。

    如今让女婿的亲哥出头,倒是没有那么打眼。

     张县尉又夸赞韩敬博,“韩老弟真是个大气之人,推举家中后辈不遗余力。

    ” 韩敬博谦虚道,“张大人过奖了,两个孩子比我出色,没道理继续窝在乡下读书。

    他们年纪还小,去年侥幸中了桂榜,今年的春闱我们连提都没提。

    等他们中进士还不知道要过多少年,不如先谋个出路,也为家族出些力气。

    ” 明盛在一边开玩笑,“岳父,我大哥有差事了,我还是个吃白饭的呢!” 张县尉哈哈笑了,他就喜欢这个女婿性子活泼,又有才华,他拍了拍明盛的肩膀,“不要眼红你大哥,你不晓得,做官最累了!你想做什么,只要是荣定县的,我都能给你出力!” 明盛笑嘻嘻的凑过脑袋,“岳父,我想在县城里开一家学堂,您看可行?” 张县尉想了想,“倒是可以,只是做个教书匠,岂不委屈你你这举人老爷?” 明盛笑得眯起了眼睛,“岳父,您老如何打趣起我来了。

    我是什么老爷,不过是个连亲都还没取的毛头小子。

    人家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说的就是我这样的。

    ” 众人都笑了起来,张县尉嗔怪女婿,“也不必这样妄自菲薄,我们都觉得你好的很。

    ” 明盛给岳父续了杯茶,“岳父您是自家的丑八怪自家爱,学堂的事儿我就托付给岳父了,您帮我找个合适的地方就行,剩下的我自己来操办。

    ” 张县尉摆摆手,“你不用管,我都给你预备好了,你只管来做先生就行。

    ” 明盛摇头,“岳父,我若什么都不管,做个不通庶务的甩手掌柜,以后就算中个进士,岂不也是个废物。

    我想教书,一则是不能总是在家吃白饭,靠着寡母和兄长养活,二则自己也有工夫读书,这第三嘛,自然是想多跟岳父学一些做官之道,省得以后被人蒙骗。

    ” 韩敬博笑话他,“这进士八字还没一撇,就想着做官的事了!” 张县尉笑着点头,“你既然这么说,连地方我也不给你找了。

    等你大哥的事情落定了之后,你们家肯定也要搬到县城来。

    到时候我把管家借给你,你有不懂的只管问他,其余事情你自己拿主意。

    ” 明盛高兴的给张县尉鞠躬行礼,“岳父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张县尉哈哈笑了,“拜不拜我都无所谓,等你成了亲,定要对婉柔好,若敢欺负她,我把你吊起来打!” 明盛涎皮赖脸的笑,“岳父放心,我再不是那种靠欺负女人逞威风的窝囊废。

    ” 说笑过后,明盛就跟二位长辈辞别,说要往后院去,张县尉让家里的丫头往里头传话,然后带三姑爷进去。

     明盛走了之后,张县尉和韩敬博开始拉着明朗絮絮叨叨个没完,又议定了许多后续的计划。

     张家丫头带着明盛往后院去,明盛一路目不斜视,到了张太太的正院后,明盛立刻鞠躬行礼,“见过阿娘、岳母和诸位嫂嫂们。

    ” 叶氏笑着说儿子,“如何不在前头陪着?” 明盛拱手回答,“岳父和四叔正带着大哥说公事,我想着许久没来,就过来给岳母和嫂嫂们问个好。

    ” 张太太笑着让明盛坐下,“好孩子,难为你这样知礼,我们都好的很。

    我与你阿娘正说的热闹着呢,你来了就一起说两句。

    ” 婉柔坐在一边不说话,拿眼睛去斜看明盛,明盛立刻给婉柔鞠躬行礼,“三妹妹这一向可好?” 二人过年期间才见过的,明盛又这样正经的问好,婉柔也只好回个礼,“我好得很,二公子好不好?” 明盛赶忙点头,“我也好的很。

    ” 叶氏怕他们小儿女害羞,连忙让明盛坐下,继续与张太太说话。

     等前院儿几个男人说完了正事,天都快黑了,张家人死活要留饭,叶氏想着今天是回不了平安镇了,所幸就留在张家吃饭。

     张太太又问家里可安顿好了,叶氏笑着点头,“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