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关灯
小
中
大
远处的村庄远远看去黑黢黢的,可是待他俩走近一点,却听到了丝竹声和唱曲声?D?D原来是走乡串村的小戏班子正在村子里演出。
徐连波骑着马,搂着身前的朱碧,沿着声音寻了过去。
那是一个高高的土砌的台子,上面立着八根木柱,用一块破旧的红色幕布分成了前后场。
最前边的两根木柱上,分别点着两个气死风灯,照得临时的戏台灯火通明。
一个浓搽脂粉眼眉吊起的小旦穿着褐色衣裙,翘着兰花指正在依依呀呀地吟唱着。
朱碧听了好一阵子,才听出她唱的是“……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的声音婉转柔媚,曲调凄清悲凉,朱碧觉得她唱的很好,可是围在台子下的村民们却不满意了,议论纷纷。
一个大汉高声吵闹着:“兀那小娘们唱的什么?老子听不懂!换《秋胡戏妻》!” 观众也都起哄:“《秋胡戏妻》!《秋胡戏妻》!《秋胡戏妻》!” 那个小旦似乎还没有唱完,尴尬地立在台上,不知道该继续还是回到后台。
朱碧把手伸到徐连波的袖袋里,掏出了一大块银子,用力向戏台中央掷了过去,高声道:“你的曲子唱得好,我家爷赏你的!” 她话音还没落,徐连波已经调转马头,单手揽着她的腰,催马离开了。
朱碧兴奋极了,她似乎变成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少女。
她大笑道:“呀,真是好玩!我从来没有这样好玩过!” 徐连波揽紧她,闻着她发间的清香,心中也很怡然自得。
两人好不容易才出来,自然不会很快就回行宫。
徐连波终于找到了一家还在营业的乡村酒肆,要了两个乡野小菜,点了一壶店家自酿的黄酒,两人相对而坐,一边饮酒吃菜,一边喁喁交谈着。
朱碧喝了太多水酒,坐了一会儿之
徐连波骑着马,搂着身前的朱碧,沿着声音寻了过去。
那是一个高高的土砌的台子,上面立着八根木柱,用一块破旧的红色幕布分成了前后场。
最前边的两根木柱上,分别点着两个气死风灯,照得临时的戏台灯火通明。
一个浓搽脂粉眼眉吊起的小旦穿着褐色衣裙,翘着兰花指正在依依呀呀地吟唱着。
朱碧听了好一阵子,才听出她唱的是“……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的声音婉转柔媚,曲调凄清悲凉,朱碧觉得她唱的很好,可是围在台子下的村民们却不满意了,议论纷纷。
一个大汉高声吵闹着:“兀那小娘们唱的什么?老子听不懂!换《秋胡戏妻》!” 观众也都起哄:“《秋胡戏妻》!《秋胡戏妻》!《秋胡戏妻》!” 那个小旦似乎还没有唱完,尴尬地立在台上,不知道该继续还是回到后台。
朱碧把手伸到徐连波的袖袋里,掏出了一大块银子,用力向戏台中央掷了过去,高声道:“你的曲子唱得好,我家爷赏你的!” 她话音还没落,徐连波已经调转马头,单手揽着她的腰,催马离开了。
朱碧兴奋极了,她似乎变成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少女。
她大笑道:“呀,真是好玩!我从来没有这样好玩过!” 徐连波揽紧她,闻着她发间的清香,心中也很怡然自得。
两人好不容易才出来,自然不会很快就回行宫。
徐连波终于找到了一家还在营业的乡村酒肆,要了两个乡野小菜,点了一壶店家自酿的黄酒,两人相对而坐,一边饮酒吃菜,一边喁喁交谈着。
朱碧喝了太多水酒,坐了一会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