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关灯
了摇头。

    人尝谓:一念之善,景星庆云;一念之恶。

    烈风疾雨。

    然则许多时候许多人却连“一念之差”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懵懵懂懂中承受他人一念之差所带来的疾风骤雨。

     话分两头表。

    且就在高家坞内的众人忙着备战起事的同时,南皮城内的太史慈眼见高纳迟迟没有赴会,遂派人前往高家坞附近一探究竟。

    大约一个时辰后便有细作回报说,“高家坞内外皆备森严。

    高家荫户纷纷弃田遁入坞壁。

    ” 书房内太史慈和张清听罢禀报立马双双皱起了眉头。

    一旁的别驾辛毗更是忙不迭地拱手进言道,“使君,高纳定是得了风声。

    欲裹挟百姓狗急跳墙也!” 太史慈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旋即果断下令道[综漫]风声细语。

    “佐治,汝随吾留城内收网抓捕群小。

    忠纯,汝点拨兵马,出城讨伐高家坞。

    ” 可辛毗却是不放心道,“使君,高纳既已备战,光凭千余府兵怕是难速战速决。

    ” 太史慈经辛毗如此一番提心,在沉默了半晌后,他又把心一横补充了一句,“必要时可动用火雷!” 火雷乃是齐军新近开发的一种炸药包,其威力虽不及火炮,但可以通过投石机、弹弓乃至人力投掷。

    并且炸药包中往往混有巴豆、石灰、沥青等物,爆炸时会释放出毒烟,轻者让人泪流满面,重者令人七窍流血。

     耳听太史慈要自己用火雷对付高家坞,张清不禁陡然一惊道,“高纳虽通敌作乱,然高家坞内藏有老幼,以火雷攻堡,会否太过阴损?” “张将军此言差矣!”辛毗抢在太史慈前头反驳道,“君上临盆在即,容不得丝毫差池。

    若府兵久攻高家坞不下,引得冀州人心浮动,进而招来曹魏干涉,那可怎生是好!” 其实张清倒也不是妇人之仁之辈,他只是担心使用火雷攻打高家坞会影响到府兵们士气。

    毕竟相比文官出身的辛毗,曾经使用过火雷的张清对此物的杀伤力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

    而高家又是渤海当地的大户,面对饱受火雷攻击的高家坞,渤海本地的府兵难免会产生兔死狐悲的情绪。

    但此事既已涉及到君上的安危,张清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于是下一刻他不再多问,直接抱拳领命道,“别驾言之有理,余这就差人调拨火器!” 就这样随着太史慈一声令下,本在南皮折冲府内待命的曹丕等人很快便接到了集合出击的命令。

    由于这是南皮军的首次出战,新兵们一个个是即紧张又兴奋。

    更有不少人忍不住偷偷讨论着是否要出发去千童县了。

     “立正,休得交头接耳!”曹丕的一声叱喝让前一刻还熙熙攘攘的队伍立即安静了下来。

    由于齐国府兵理论上须自备资粮,唯有在府兵家境实在困难的情况下折冲府才会提供最基本的被服和武器。

    所以稍微有点家底的府兵都会自备兵器护具乃至马匹。

    蔡吉自然也让人为她的小丈夫置办了一套行头。

    且见此刻的曹丕身负硬弓箭壶,腰挎双戟,俨然一副弓手打扮。

    稍后出场的刘同更是身披玄铁甲,手提斩马刀,一看就是近身肉搏的好手。

    至于他那张惯用的黄杨大弓则与箭囊一同挂在身后的坐骑上。

     刘同到场后在场的新兵们更是不敢有丝毫造次,纷纷挺直了腰板站得好似标枪一般。

    不多时又有传令兵来报要他们开拔出城。

    此时城外的易城军早已完成集结,待南皮军的四队兵马到场,总兵力遂达到了一千五百人,如同棋盘一般整整齐齐地罗列出共三十个步兵方阵。

     迎着初春的清风,武卫将军张清扬鞭策马自军阵中央穿过,放眼望去两旁无数旌旗战袍猎猎飞扬,好似万里大河惊涛拍浪。

    再看上千府兵个个精神抖擞,雄劲如虎,自信满满的张清当即一扯缰绳,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朗声宣布道,“渤海高氏通敌作乱,私贩盐铁,余奉君上之命,率尔等征讨高家坞!凡有抵抗者,定斩不赦!” 张清此话一出,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当然经过数月的严格操练,折冲府的新兵俨然已将“服从”二字铭刻于心。

    所以就算上级临时更改作战目标,普通兵卒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或是追问为什么。

    反倒是刘同由于刺杀计划被打乱,多少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以致于大队人马开拔时,刘同直接自顾自地打马而去,留下曹丕等人在后头吃灰。

     没错,蔡吉没给曹丕配马,故而身为队副的他这会儿只能与麾下步卒一起靠两条腿来急行军。

    好在高家坞离南皮城并不远,不到一个时辰曹丕等人便已兵临城下。

    此时的高家坞早已是寨门紧闭,远远就见一身戎装的高纳站在望楼上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