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故山知好

关灯
是不是已经板上钉钉,再也赖不掉了?她蹭过去问感月,“有了肌肤之亲,就表示已经把人困住了?想跑也跑不掉了?” 感月摸摸下巴,“那得分什么男人,我想像蓝笙和舅舅这样的,但凡和良家女子有过了那茬事,不论怎么都会担负起责任来的。

    到底好人家的姑娘和堂子里的不同,要是赖账,叫人告到衙门里去,那是要受刑罚的!”说着压低了声道,“你可以同舅舅试试,也或者,你们早就试过了?” 布暖打她不迭,“你这丫头是疯了!” 感月一面抵挡一面朝远处指指,“你看舅舅上哪儿去?” 容与跟着独孤如夷的小厮穿过庭院,等到了门上,见独孤如夷已经在槛外站着了。

    他上前拱手,“使君这是要走?可是怪容与招呼不周?” 独孤如夷道:“上将军多虑了,我在这里多有不便,还是先回去好。

    上将军,我进了沈府并未面见老夫人。

    今日是老太君的喜日子,如夷一出现,怕是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心情。

    我想上将军应该知道,咱们鲜卑人和中原人长相不同。

    ”他指指两人的脸,笑道,“高鼻深目,上将军可是常听人夸赞堂堂好相貌?不瞒上将军说,如夷此次来长安,入仕谢恩是一宗,更要紧的是寻访故人。

    ” 容与静静听他叙述,越听心里越悬。

    他的身世莫非真有谜团么?他在沈家生活了二十八年,难道只是一场误会?他平了心绪问:“刺史寻访的是哪位故人?或许容与可助阁下一臂之力。

    ” 独孤如夷只是看着他,“上将军定然听说过独孤家的兴衰史,当年祖父独孤怀恩听信小人谗言起事,兵败获罪殃及全族,那时我才四岁。

    家门巨变正值我母亲临盆,因着不知李唐会降什么样的惩处,我母亲为了给独孤家留后,便让婆子把孩子偷偷送了出去。

    原以为不能活命的,不想只是遣返云中。

    我母亲闻讯懊悔也来不及了,孩子抱走之后便再没了音信。

    一晃二十八年,母亲日思夜想,只苦于朝廷有令,不获特赦不得踏入中原。

    也是老天开眼,陛下一日做梦梦见太祖,方想起来独孤一门还是罪籍,便重又起用了。

    我能踏出云中,母亲千叮万嘱,命我一定要找到弟弟……”他眼光愈发灼灼,“旁的可以骗人,血统是骗不了人的。

    上将军,容在下唐突。

    敢问上将军,左肩上可有一枚钩形胎记?” 他下意识去抚肩头,胎记倒没有,只有个铜钱大的伤疤。

    母亲说那是幼年玩火留下的,但恰巧就是他说的那一处。

    他脑子里一团乱麻,隐约觉得是八九不离十了。

    但尚不能过早下定论,因道:“使君在长安逗留几日?此事当从长计议。

    我已派人查探去了,究竟是不是使君说的这样,还要多方考证才能做得准。

    ” 独孤如夷道:“我暂且还有公务,估摸着十来日是需要的。

    请上将军自去打探,我只有一句话问你。

    若是查明了你的出身,你可会认祖归宗?” 突然有个人冒出来,告诉你你维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