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坦克穿插

关灯
“全连都有,榴弹,瞬发引信。

    ” “预备,放。

    ” 后方。

     772团炮兵连阵地。

     随着炮兵连长的指挥命令下达,四门120迫击炮错落排开,在各自的炮位上依次怒嚎,一发又一发16公斤重的炮弹飞向远处的鬼子阵地。

     炮手们,光着膀子,搬运着一枚枚炮弹。

     轰轰轰·· 一枚又一枚炮弹落在鬼子第一道阵地上,腾起一蓬蓬火球,炸得鬼子阵地硝烟四起。

     ··· “报告,观察哨已发现第炮兵阵地,位于正前方四公里。

    ” “八嘎。

    ” 鬼子第三道阵地上。

     一位鬼子炮兵观察员迅速向鬼子汇报。

     鬼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举国上下,几十年的军队建设,铸造的所谓蝗军,虽然扭曲,但还是有本事的。

     炮兵观察人员,在装备不足的情况下,依旧在很短时间发现了敌人的炮兵位置,当然,毕竟这里驻守半年了,发现也不难。

     听到炮兵观察手带来的消息,井下大佐牙齿咬得死死的,恨不得立刻命令炮兵对敌人炮兵展开反击,彻底摧毁敌人的火炮。

     虽然有坚固阵地。

     但敌人的火炮依旧能造成人员的伤亡。

     十六公斤的炮弹,比105榴弹威力还要大。

     即便人员伤亡不大,但炮击对阵地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而且对后续战斗影响很严重——没有了完备的阵地,步兵那什么抵挡敌人的坦克。

     由于水泥都去建设反坦克桩,所以阵地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

     但最终,井下大佐依旧只是紧紧的紧咬牙关,没有命令六门九一式105榴弹开火。

     不是因为会暴露火炮位置,遭到敌人反击。

     至今为止,八路依旧没有装备远程压制火炮,不需要担心己方炮兵安全。

     也不是因为炮弹不足。

     随着国内工业能力的提升,帝国炮弹产量极大提高,兵力的充足,运输路线保护也愈发安全,蝗军如今炮弹愈发充足,惟一可惜的就是,反坦克火炮至今没有服役。

     而是因为六门九一式105榴弹炮为了对伴随坦克进攻的步兵进行压制,部署在第五道阵地上。

     距离前线第一道阵地,都有八公里。

     而九一式105榴弹炮射程只有十公里。

     但敌人的炮兵阵地,距离第一道阵地都有四公里。

     够不着。

     “八嘎。

    ” 井下大佐只能默默吐出一个八嘎。

     ····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

     “自由射击。

    ” “范围,日军第一道阵地范围内,最大距离五公里。

    ” 后方, 772团炮兵阵地,炮兵连连长调整了炮兵方位。

     自由射击! 虽然120迫击炮是滑膛身管炮,但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以及高精度炮弹,使得射击精度相当高,堪比老式克虏伯山炮。

     随着自由炮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