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得不提(上)

关灯


    在不上工的时候,他满四九城到处踅摸新的吃食。

    还别说,后来他还真的吃出了些名堂,在圈子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许多新饭馆开业或是老店换大师傅,经常请他试吃点评。

     可惜的是,曹天宝没有烹饪天赋,连大师傅亲手示范后,他做出来的菜品,都是怪模怪样的,味道就更别提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天生黑暗料理技能满点。

    心灰意冷的曹天宝,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起名“曹大厨”。

    没承想却错有错招,曹大厨小朋友居然不负所望,虽说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厨,但从小做起饭来,就一板一眼,有模有样的。

    曹天宝每天乐呵呵的,盼着孩子快点长大,好成为真正的大厨。

     事与愿违,当1937年倭寇入关,全国掀起了抗倭高潮。

    16岁的热血青年曹大厨,就跟随着大他五岁的邻居哥哥孙承,在刘老师夫妇的指导下,踏上了去往陕北,寻找某党组织,寻求抗倭救国的道路。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

    转眼间12年过去了。

     1949年的冬天,广州郊区,珠江边,某部队的临时营地。

     几条渔船泊在岸边,渔民们背着大渔篓,围在军营门口。

     “不行,这样绝对不行!”一个穿着崭新军装的黑胖子,在那里梗着脖子喊着。

     “怎么不行,这个价钱我觉得已经很好了。

    昨天,前天,你不都是直接收了吗?”一个黑瘦的女子也在叫喊,声音比黑胖子还大。

     “那怎么能一样?前两天是免费的。

    今天如果按你报的这个价钱,收了你的货,那我是要犯错误的。

    我不收。

    ”黑胖子急得直跳脚。

     “你不收,我怎么办?你必须要收,你不收,我就不走!”黑瘦子毫不示弱。

     “这里是军营,你不能堵在这里。

    ”黑胖子看了看身后军营的警卫,底气十足。

     “那又怎么样?有本事你把我抓起来,或者枪毙了我。

    ”黑瘦子无视威胁,坚持己见。

     双方话赶话,情绪激愤,场面火爆,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

     ………………………… 注1:本书中将尽量不出现英汉混搭,除非必须的缩写。

    另外,外语或方言,除非内容需要,否则将全部用普通话表达。

     注2:一排三间房,中屋最好,面积最大,东、西屋大小一样,但人们一般会以东为尊。

     注3:倒座房:紧邻大门,坐南朝北跟正房相对的房屋。

    通常为外客厅、账房、门房、客房、仆人居住等用途。

    曹天宝原先就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