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筒子楼之行

关灯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午睡醒来的孙大海,觉得浑身爽利。

     孙大海伸了个懒腰,见身边的张国政还在熟睡,便悄悄下了床,穿好外衣和鞋,走出门去。

     院子中,两位奶奶坐在阳光下正在小声地说话。

    孙大海走过去一听,原来她们在商量,准备为孙卫红和曹月这两个老姑娘介绍对象的事。

     孙大海听明白了以后,立刻闪人。

    这种事他可不搀和。

     孙大海进了厨房,从柜子中找出上午曹大厨煎过的黑鱼,从中拿出几块,大概有两斤,还有自己特意留出来的鱼皮、鱼鳞,开始忙乎起来。

     过了一会,凉拌鱼皮、酥炸鱼鳞和红烧黑鱼块就新鲜出锅了。

    和中午略有区别,孙大海没做大蒜烧黑鱼,这个菜口味重,他怕李老师家吃不惯,所以就做了家常的红烧黑鱼块。

    孙大海把菜装进了四个饭盒中(红烧黑鱼块连汤带肉,装了两盒)。

     张国政走了进来:“怎么又做上菜了?咱们什么时候走?” “这就走,等我把饭盒装好。

    ” 孙大海跟奶奶说了一声,要奶奶等张玉洁睡醒后告诉她一声,就让张国政骑着孙卫国放在院子里的自行车,自己抱着饭盒坐在后车架上,俩人出发了。

     很快,他俩到了学校斜对面的区教育局宿舍楼下。

     “国政哥,你等我一会。

    我很快就出来。

    ” “你有事就去办,我不急的。

    ” 孙大海拿着饭盒,走进了宿舍楼。

     这是去教育局为优秀教师提供的宿舍楼。

    楼高两层,楼道在中间,两侧是房间。

    每户都是一个小开间,有暖气,厕所和水房公用。

    在长长的楼道两端,采光、通风的窗户。

    楼道中堆满了各家的杂物,显得黑漆漆的。

     这,就是七、八十年代有名的建筑——赫鲁晓夫楼,又称“筒子楼”。

     孙大海上到二楼,小心地避开的楼道中的障碍物,走到了李老师家门口。

     笃笃笃! “哪位?”屋里传来了李老师的声音 “李老师,我是孙大海呀。

    ” “大海?”李老师打开了房门。

     “李老师,下午好。

    ”孙大海很有礼貌地献上了微笑。

     “来,快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