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惊蛰(4)
关灯
小
中
大
大半年没有回京,一路上我归心似箭,恨不得能长双翅膀早点进宫。
刚到宫门口,我一眼看到站在冷风中的一行人,其中一人是我极为熟悉的。
“停。
”我忙掀开车帘,没等钮喜摆好下车的凳子,就跳了下去。
“母妃,你怎么站在这里等儿臣?”我快步走到庄贵妃面前,现在都快到年关,天寒地冻,她一个女子怎受得住这么重的寒气。
庄贵妃一双美眸往我身上端详,手也从暖袖当中抽出,抚上我脸,“从羲,你总算平安回来了。
”她眼中闪烁泪光,“你还说母妃,你看看你,都冻得脸发白了。
” 我已经二十四岁了,可庄贵妃待我永远像对孩子一样,尤其是身后还有四皇子,我不免压低声音,“母妃,四哥在呢。
” 庄贵妃闻言放下手,看向刚从马车上下来的四皇子,柔声道:“常王殿下,辛苦你接从羲回宫。
” “比起从羲,小王所做不过是微不足道之事,现在离晚上的接风宴没多久,小王再去跟礼部核实下细节,先告退了。
” 四皇子体贴地离开后,庄贵妃又重新摸上我脸,泪意更明显,“母妃怎么瞧着你瘦了呢,是不是在外面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 “都好,一切都好。
母妃,别在冷风里站着了,我们先去见父皇。
” 皇上明显比大半年前精神好了不少,虽然还是需要坐在轮椅上。
他看到我,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又招呼我赶紧到他身边去,无须行礼。
“这一路觉得如何?” 皇上的话一问出来,我似乎就感觉到他要问的是什么,他问的并不是我在外有没有吃苦,而是问我有没有长见识。
我将我在北国所见所闻,以及跟北国王打交道的一些事情都详细说出。
旁边的庄贵妃忽然伸出纤手,轻轻点了下皇上的肩膀,嗔怒道:“陛下,我们儿子才回来,你让他喘口气,他连口水都没喝呢。
” “是朕的错。
”皇上失笑地对我说,“你不知道你母妃啊,自从收到你要启程回来的信,日日就在朕耳朵旁念叨你何时回来。
好了,你先去喝汤,那是你母妃亲手炖的,连朕想尝一口她不都不肯,非说要先等你回来,你去试试味道如何。
” 我喝汤时,庄贵妃坐在皇上身边剥桔子,冬日阳光和煦,他们两个时不时看看我,时不时低声笑着交谈。
我见到这一幕,由衷地觉得高兴。
如果我当初选的是另外一条路——懦弱地带着他们两个离开京城。
他们绝不会像现在这般自在。
尤其是皇上,他当了快一辈子的皇上,怎么可能愿意东躲西藏,拘束着过日子。
夜里给我接风洗尘的宴会办得极为盛大,香风十里,银花火树,京城的百姓家也家家户户点上灯笼,一个接风洗尘的宴办得像是在过年。
我虽觉得他们夸大,我并非什么大功臣,可我喜欢看众人笑的模样,相比半年前众人面上的愁云惨淡,如今真真是平稳日子到了。
平稳日子就是好日子,邶朝终于能过上不打仗的好日子了。
这一夜因为心情好,我来者不拒,谁给我敬酒,我都喝,最后喝得伶仃大醉,糊涂睡去。
翌日我才睁开眼,就看到坐在我床边的庄贵妃。
她面色古怪地盯着我,我怔了下,“母妃?” 庄贵妃改了神色,对我柔柔一笑,“头疼不疼?昨儿你怎么喝那么多酒?先起来把醒酒汤喝了,用点早膳,再接着睡。
母妃跟你父皇说了,这几日你在宫里好好休息,旁的杂事都不要过来打扰你。
” 她这话一出,我是真哪都别想去。
哪怕是我单独在殿内处理些事,她都要找借口进来看看,送汤送点心。
更别提出宫,刚叫人备轿,庄贵妃就赶了过来,说她今日要给我做小衣,让我在旁边挑布匹花样。
还说最近风大,她给我做了一顶貂帽,叫我试试大小合不合适。
一连三四日,我竟寻不到一个机会出宫。
在宫里这些时日,我一直想向皇上提林重檀的事,但总找不到好时机。
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先翻案,再提林重檀活着的事。
我当初派出去寻狱卒的人已经回来
刚到宫门口,我一眼看到站在冷风中的一行人,其中一人是我极为熟悉的。
“停。
”我忙掀开车帘,没等钮喜摆好下车的凳子,就跳了下去。
“母妃,你怎么站在这里等儿臣?”我快步走到庄贵妃面前,现在都快到年关,天寒地冻,她一个女子怎受得住这么重的寒气。
庄贵妃一双美眸往我身上端详,手也从暖袖当中抽出,抚上我脸,“从羲,你总算平安回来了。
”她眼中闪烁泪光,“你还说母妃,你看看你,都冻得脸发白了。
” 我已经二十四岁了,可庄贵妃待我永远像对孩子一样,尤其是身后还有四皇子,我不免压低声音,“母妃,四哥在呢。
” 庄贵妃闻言放下手,看向刚从马车上下来的四皇子,柔声道:“常王殿下,辛苦你接从羲回宫。
” “比起从羲,小王所做不过是微不足道之事,现在离晚上的接风宴没多久,小王再去跟礼部核实下细节,先告退了。
” 四皇子体贴地离开后,庄贵妃又重新摸上我脸,泪意更明显,“母妃怎么瞧着你瘦了呢,是不是在外面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 “都好,一切都好。
母妃,别在冷风里站着了,我们先去见父皇。
” 皇上明显比大半年前精神好了不少,虽然还是需要坐在轮椅上。
他看到我,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又招呼我赶紧到他身边去,无须行礼。
“这一路觉得如何?” 皇上的话一问出来,我似乎就感觉到他要问的是什么,他问的并不是我在外有没有吃苦,而是问我有没有长见识。
我将我在北国所见所闻,以及跟北国王打交道的一些事情都详细说出。
旁边的庄贵妃忽然伸出纤手,轻轻点了下皇上的肩膀,嗔怒道:“陛下,我们儿子才回来,你让他喘口气,他连口水都没喝呢。
” “是朕的错。
”皇上失笑地对我说,“你不知道你母妃啊,自从收到你要启程回来的信,日日就在朕耳朵旁念叨你何时回来。
好了,你先去喝汤,那是你母妃亲手炖的,连朕想尝一口她不都不肯,非说要先等你回来,你去试试味道如何。
” 我喝汤时,庄贵妃坐在皇上身边剥桔子,冬日阳光和煦,他们两个时不时看看我,时不时低声笑着交谈。
我见到这一幕,由衷地觉得高兴。
如果我当初选的是另外一条路——懦弱地带着他们两个离开京城。
他们绝不会像现在这般自在。
尤其是皇上,他当了快一辈子的皇上,怎么可能愿意东躲西藏,拘束着过日子。
夜里给我接风洗尘的宴会办得极为盛大,香风十里,银花火树,京城的百姓家也家家户户点上灯笼,一个接风洗尘的宴办得像是在过年。
我虽觉得他们夸大,我并非什么大功臣,可我喜欢看众人笑的模样,相比半年前众人面上的愁云惨淡,如今真真是平稳日子到了。
平稳日子就是好日子,邶朝终于能过上不打仗的好日子了。
这一夜因为心情好,我来者不拒,谁给我敬酒,我都喝,最后喝得伶仃大醉,糊涂睡去。
翌日我才睁开眼,就看到坐在我床边的庄贵妃。
她面色古怪地盯着我,我怔了下,“母妃?” 庄贵妃改了神色,对我柔柔一笑,“头疼不疼?昨儿你怎么喝那么多酒?先起来把醒酒汤喝了,用点早膳,再接着睡。
母妃跟你父皇说了,这几日你在宫里好好休息,旁的杂事都不要过来打扰你。
” 她这话一出,我是真哪都别想去。
哪怕是我单独在殿内处理些事,她都要找借口进来看看,送汤送点心。
更别提出宫,刚叫人备轿,庄贵妃就赶了过来,说她今日要给我做小衣,让我在旁边挑布匹花样。
还说最近风大,她给我做了一顶貂帽,叫我试试大小合不合适。
一连三四日,我竟寻不到一个机会出宫。
在宫里这些时日,我一直想向皇上提林重檀的事,但总找不到好时机。
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先翻案,再提林重檀活着的事。
我当初派出去寻狱卒的人已经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