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关灯
常之时,非常行事,相较于皇帝赵元泰,这南梁摄政王的后续残留问题就如同癣疥。

     他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 宿陵下了的当夜,沈鉴云乔装改扮,一叶扁舟悄然放下,没入夜色和浓浓的江雾之中顺水而去。

     三日后,沈鉴云折返。

     翌日入夜,赵徵留下替身,带着纪棠柴兴柴义等人,悄悄登舟顺水而去。

     一行七八条的小舟,出了宿陵地界之后,不断有小乌篷船汇入,拱卫在小舟之侧。

     江上夜雾很大,只听见轻微的划水声,一行人无声无息穿行在大江的中心,一直到出了大魏掌控区域,才慢慢靠近岸边。

     身穿水靠的暗部悄然上水,禀道:“禀殿下,江岸水下并无异常!” “岸边也未见不妥!” “好,”赵徵令:“划过去。

    ” 会面的地点定在南梁区域,刚过大魏掌控线不远的隅田小镇。

     更深露重,潺潺的流水声,码头一盏渔火,看着和平常并两样,但江中江岸肃然的气氛,注定了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夜晚。

     南梁摄政王虞长治悄然潜行至隅田,目前正等在小码头,迎接赵徵。

     这位摄政王年愈四旬,两鬓微见风霜之色,个子不高,却双目如电,顾盼之间甚有威势。

     他看着微微荡漾的码头江水,一叶扁舟悄然破开江雾,一个身披黑色斗篷,长眉入鬓鼻如悬胆的俊美青年站在船头上,此人极年轻,却目若冷电眉宇凌厉,威势极足。

     舟头轻轻触及岸边,对方一跃,就落在了码头上。

     举重若轻,片尘不扬。

     好身手,好胆色! 他不肯去大魏所在区域谈话,最终约定在隅田,对方最后亲自来了。

     没有胡里花俏的防御警惕,第一个就跳上了岸。

     好一个靖王! 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虞长治阅人多矣,第一眼就判断出,这人正是靖王不假。

     不动声色第一次照面的观察,对方并未让虞长治失望。

     虞长治一笑,迎两前两步,抱了抱拳:“久闻靖王少年英才,深肖其父,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啊!” 赵徵也抱拳回了一礼,淡淡笑道:“谬赞。

    ” “南梁摄政王位极人臣,今日一见也风采过人。

    ” 他也不动声色观察对方,结果尚算满意。

     时间紧凑,既然双方都满意对方,那么很快就进入今日最重要的环节了。

     两人也没走远,虞长治也明白赵徵不会深入,他直接就码头摆了椅案,拉上帷幕遮挡外面的视线,猎猎的江风吹着,除心腹守在帷幕内外,不会有人听到看见这边的对话。

     该谈的,沈鉴云已经谈过了,虞长治也是愿意的,否则他不会到这里来。

     唯一还犹疑的只是,虞长治那边仍在忧虑生怕赵徵会过河抽板,事成之后不兑现承诺。

     这不是盟书能解决的,毕竟历史上撕毁盟约的人比比皆是,到了那个时候,手上这卷玩意不算什么。

     再一次谈过归附条件,将条款一一抄录在帛书之上,双方签字用印,虞长治打开,垂眸端详片刻,沉吟不语半晌,他抬头看赵徵,道:“事关重大,某与麾下臣将之身家性命皆系于此,某实在……不知殿下可否再给虞某人一个承诺?” 虞长治站起身,目光陡然锐利,逼视赵徵:“虞某想请殿下以大魏先帝与皇太子殿下之名起誓!” 赵徵当即脸色一变。

     纪棠心一紧,柴义柴兴等人也是,她赶紧侧头看赵徵。

     赵徵也慢慢站了起身,但虞长治毫不退让,他显然也是很清楚先帝和皇太子在赵徵心中的地位的。

     两个在对视,赵徵摩挲手上的白玉扳指,好在纪棠担心的情景没有发生,赵徵和虞长治对视半晌,他随即举手,铿声:“赵徵今日以先父先兄之名起誓,今日之事,若虞长治方未曾违反盟约,未曾有不臣之心!徵有生之年,断不撤其藩属之地,断不违反今日之约!若违此誓,父兄泉下难有安宁之日!” 赵徵话音一落,虞长治断然退后一步,拜倒在地:“臣,虞长治,拜见我主!” “好!” 赵徵俯身,亲自扶起虞长治。

     对方涉及他的父兄,他当然是不会高兴的,但对方的猜疑不安,也能够理解。

     也行吧,反正只要对方安安份份,他也未必就视对方为眼中钉。

     至于再往后的可能会出现的前朝遗祸、藩王之乱,就留给子孙处理罢。

     赵徵相信,他的子孙不会是无能之辈! 至此,双方洽谈已成,南梁摄政王虞长治权衡过后,最终决定投向赵徵,俯首称臣。

     在赵徵扶起虞长治那一刻,周围响起掌声,纪棠站起身,情不自禁也叫了一声,“好!” 她露出笑脸,一直有些紧张的心一松,太好了,终于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