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铁花怀孕,李芷曦和阮文浩知道这个喜事后,特地过去看望。

     阮文浩瞧着李刚傻乐的模样,眼睛都羡慕红了。

    他视线落在李芷曦的肚子上,眼眸里闪过一抹期盼,他和娘子成亲也有几个月了,估摸着孩子也快来了吧。

     “怎么了?相公?”李芷曦在院子里和铁花嫂子一起摘菜,见阮文浩的视线一直落在她的小腹上,好奇道。

     阮文浩摇头道:“没事。

    ”大哥和嫂子在呢,他哪好意思说出来。

     李刚直接无视阮文浩的存在,像个大型泰迪般守在铁花旁边,担忧道:“媳妇儿,你把菜摘好就行,洗菜累,我来洗就行。

    ” 铁花无语道:“刚子哥,我身子壮实的很,没多大的事儿,你别这么紧张。

    ” 李刚不以为然:“大夫说了,你有可能怀的是两个娃,要小心着点。

    ” 李芷曦见此,笑道:“大哥说的对,小心点准没错的。

    ”瞧着大哥对大嫂好的样子,她看着也高兴。

    一家人和和美美,才能万事兴。

     “哎,就是不能吃肥肉了。

    ”说罢,对李芷曦道:“芷曦妹子你不知道呀,我看着肥肉馋得很,但一吃进肚子,立马就反胃,烦躁的很。

    ”铁花说着她的苦恼。

     “等孩子生下来,铁花嫂子再多吃些。

    ”李芷曦笑着打趣道。

     阮文浩全程都在眼红人家铁花怀孕。

    趁着李刚落单的时候,阮文浩偷偷跑去取经:“大哥,咋铁花嫂子这么快就怀孕了?” 李刚闻言,挠了挠后脑勺,有点不好意思道:“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阮文浩:“.......”这叫什么话? “就是多干活儿吧,做个勤劳的男人。

    ”李刚总结道。

     阮文浩:“这和勤劳有什么关系?” 李刚见阮文浩那迷茫的样子,就知道他没理解他的意思,道:“你晚上多干活儿,次数多了,娃娃不就有了?” 阮文浩闻言,脸色涨的通红,手足无措极了。

     但他把这话记下了。

     吃过午饭,阮文浩和李芷曦便回阮家了。

     晚上,李芷曦毫无疑问被阮文浩扑倒了。

     这回阮文浩要的特别猛,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结束战斗。

     李芷曦累的一动也不想动了。

     习惯了某人的温柔,如今换成了霸道的口味,滋味还是很不错的。

     时间转瞬而过,眼见着就到了年关。

     阮文浩虽然在高强度的温习书本,但他也知道张弛有度的道理,年关将至,索性他也给自己放了个假。

     他又在镇上支起了摊子,帮人写家书。

     春节是一年一度的大节,很多人回家团圆,也有很多人在外地不回家。

    阮文浩的家书一大半针对的都是春节不回家的那批人,故而阮文浩的摊子生意异常火爆。

     其实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的人,阮文浩如今已经是举人了,还能如此亲民的帮人写家书,可不就是天下第一大奇观。

     阮文浩在镇上算是出名了,帮人写家书的名头比他解元的名头还要响。

     虽然生意火爆,但阮文浩还是收一文钱一封家书,他做事严谨,为人非常有耐心,特别是对于那种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他们不识字,他写完后还一遍遍读给他们听,一时间,阮文浩获得一致好评。

     阮文浩最近许是受了李刚的刺激,每天晚上变着花样折腾李芷曦,每次写完家书从镇上回去,他不是提着大骨头,就是提着一只母鸡,有一次更狠,他偷偷提了一根牛鞭回家,让李芷曦悄悄炖给他吃,别让爹娘知道。

     李芷曦真是哭笑不得。

     阮文浩虽然每晚奉献战斗力,但日益进补,他的身体非但没垮,反而越发壮实。

     以前给人的感觉是仙气缭绕的佳公子,现在佳公子长了点肉,非但没折损他的气质,反而更加俊美。

     这边阮文浩的事业弄的有声有色,李芷曦那边也是红红火火。

     早早把设计稿送到了田青竹手里,让他开始着手准备。

     这次她针对春节出了一个春节套系的图稿。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她着重画了除夕团圆,鞭炮齐鸣图。

    他乡游子归来图。

    老人驻足村口盼儿归图,年货图等等。

     田青竹越看越惊讶,一张张图画仿佛有生命般,看着让人想哭。

     鲜活中道尽了世间的现实。

     特别是那张老人驻足村口盼儿归图,看的田青竹眼眶红了,两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人拄着拐杖,相互搀扶站在村口的道路上盼望着,他们的前方是一条空荡荡的蜿蜒小路........这样悲伤又令人感动的意境,真是紧紧抓人心脏。

     田青竹真的要给李芷曦跪了,这人脑袋是怎么长的。

     如今他田氏绣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今年的利润比去年翻了一倍有余,真是让他不敢置信。

     “妹子,这七百多两是这个月的分红,你收着。

    ”田青竹把钱递给李芷曦,这几个月因着生意好,他又扩充了三十多家铺子,然后又开设了屏风的渠道,屏风专门针对的是有钱人,价格相对较高,故而得到了不小的收获。

     李芷曦把银子接了过来,笑道:“谢谢二哥了。

    ”拿着沉甸甸的银子,李芷曦笑眯了眼。

     田青竹道:“中午在我家吃饭,吃了饭再回去吧。

    ” 李芷曦摇头:“不了,我要买年货呢!准备回家腌点腊肉腊肠吃。

    ” 田青竹闻言,眼眸一亮。

     李芷曦笑道:“放心,少不了你的、” 田青竹会心一笑。

     李芷曦在田氏绣坊采购了一番,给婆家娘家的家人一人买了三套衣服,银钱就让田青竹挂在账上。

     俗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李芷曦深谙此道。

     田青竹知道李芷曦的性格,他全部按照成本价给李芷曦挂在账上。

     李芷曦在镇上定了一头两百多斤的年猪,又买了十几条鱼,准备弄回去腌起来。

     这个年,阮家和李家都过的红红火火。

     翻了年,阮文浩又进入高强度的温习,二月初的时候,他背上包裹启程去了京城。

     临走的前一晚,李芷曦依依不舍和他话别,最后拿了两百两银票给他:“相公,这两百两银票你拿着,穷家富路,你一个人去京城,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 阮文浩哪里肯要妻子的钱,道:“娘子,不用了,娘前几天就给了我两百两,上京考试完全够了。

    ” “不管够不够,你身上有钱总是好的,要出了什么急事,应应急也好。

    ”李芷曦道。

     阮文浩最终拗不过李芷曦的一番心意,把佳人搂在怀里:“能娶如厮娘子,我之大幸。

    ” 李芷曦回抱住阮文浩,脑袋靠在他的胸膛。

    有他做相公,也是她的幸运。

     当晚,阮文浩少不了和李芷曦温存一番。

    这一个多月来他天天勤劳,但好像是缘分没到吧,芷曦的肚子还是平坦的很。

     罢了,早晚都会有的,以后他也要生一堆。

     第二天,阮文浩早早起床收拾,阮母给他煮了一碗糖水鸡蛋,吃了鸡蛋,阮文浩便在一家人的送别下前往京城。

     阮家村离京城很远,阮文浩坐了十天的马车,终于在十天后的清晨到达了京城。

     田青杰早早便知道阮文浩要来,几天前便吩咐家丁在京城门口等着了,阮文浩的马车一进城,家丁就接应上了。

     考试前的这段时间,阮文浩就住在了田青杰的家里。

     田青杰比他年龄大不了几岁,阮文浩住在府中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田青杰后院简单,正妻是官家千金,五房妾室都是妻子亲自挑选的,一个个倒还安分。

     阮文浩在田府住的还算舒心,他每日在房中苦读,遇到有些不解的地方,便用纸笔写下来,待田青杰有空时,前去找他谈论一番。

     田青杰是一个很好的导师,再加上对阮文浩非常看好,讲东西很详细,这样一来二去,阮文浩的学识也在飞快见长。

     会试时,阮文浩早早进入考场。

     考题发下来,仔细看了一遍,田青竹淡然一笑,把握十足。

     三天后,阮文浩又是第一个出考场,门口依然站了无数人,但却没有他想见的人。

     田府早早派马车接阮文浩,阮文浩坐上马车忍不住睡了过去。

     连续三天的高强度考试,阮文浩也累的不轻。

     *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阮文浩这么多年的苦读有了成效,放榜那天,阮文浩当之无愧的得了第一名,会元。

     田青杰大喜,连连大赞他是好样的。

     一时之间,阮文浩的名字名动京城,考官们看了他的文章,无不点头称赞。

     阮文浩还未入朝堂,便有无数官员知道他的名讳,实在是他的文章写的太出彩。

    见解独到,重点突出,非常好。

     会试放榜后,便是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

     阮文浩不敢有丝毫马虎,中了会元之后依然在苦读,为殿试做储备。

     殿试前一天,阮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