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索三老爷这种人

关灯
站在帐篷外面,皇帝欣慰的听到了儿子们童声朗朗的吟诵诗词。

    瞧瞧,果然是我儿子,这么晚了还知道在一块读书! 可就在康熙掀起帐篷,见到儿子们那一瞬间,康熙皇帝玄烨,觉得自己的心跳突然不受控制,他有点晕。

     他的太子和他的长子,脸上一条一条的墨道道,皇帝忍无可忍:“你们兄弟打算做猫吗!” ……不带这样的,进帐篷怎么不敲门……不是,不提前吱声呢? 胤禔心里腹诽,嘴上却不敢说什么,乖乖和胤礽一起站着,看康熙气的转圈。

    一边转,这个鸡老爹还一边叨叨:“赶紧打水,让他们俩把脸给洗干净了!什么样子!” 皇帝虽然嘴上嫌弃,但眼神却很柔和,他小时候就当了皇帝,这个年纪可没空和兄弟们一起玩。

    那会都是常宁负责惹哭隆禧,然后福全哄好幼弟,康熙最多瞎许愿“隆禧你看三哥帮你揍他!” 实际上根本没兑现过几回。

     如今看见这两个在一起读书骑射,玩玩闹闹,仿佛将他自己没能得到的东西给填补上了。

     “背诗就好好背诗,就算要有所惩奖也不能在脸上画,万一朕要叫你们过去见人,你们打算装成猫出去吗?”康熙小小的刻薄一下:“朕可没有只会喵喵叫的儿子。

    ” 太子的脸一下就涨红了,胤禔倒是一脸寻常,他皮糙肉厚,两世为人之后脸皮尤其厚。

    有道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尤其是在京城中心生活的那帮人,谁要脸谁死得快。

     这么一想,胤禔陷入了沉思,他容若表哥或许就是太要脸了,所以总有点忧愁。

     “胤禔,你又想什么呢!” “蛾子在想盛京什么样。

    ”胤禔舌头打结,引来了康熙和太子的双重震惊,这怎么又出来口音了。

     这种尴尬自然引来了康熙这个毒舌皇帝的二度打击:“朕没有蛾子,朕也不养蛾子做儿子。

    ”他还说上绕口令了! 胤禔明智的选择了装鹌鹑,然后被迫听了一耳朵康熙喋喋不休“要爱惜自己、要自重身份”的唠叨,顺便看胤礽激动的表态以后再也不这么玩了,一定要做一个“团结友爱,循规蹈矩,举止贵重”的封建好少年。

     等到康熙带着太子离开的时候,胤禔止不住的打哈欠,总算能睡觉了。

     大队人马来到了山海关,等到出了山海关之后,路上就没什么大的城镇了。

    这当然不止意味着要住帐篷,还意味着能够随意骑马,不必担忧踩踏农田,也不必担忧撞上什么人。

     在他们之前,还有三百善扑营的人清道开路,为的就是保障皇帝出巡的安全。

     向后回望原来越远的城墙,胤禔听着康熙给他们说起太宗皇帝几次入关的路线,忽然想起了阿拉木说过的一桩轶事。

     说太宗皇太极打算攻明,从科尔沁借道,自喜峰口入蓟,蓟辽总督刘策望风而逃。

     当时兵临城下,诸贝勒、将军请战,皇太极说“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

    但其疆圉尚强,非旦夕可溃者,得之易,守之难,不若简兵练旅以待天命可也。

    ” 崇祯皇帝,在他眼中不过是个“痴儿。

    ”他倒也有资格这么说,可人生旦夕祸福,皇太极又怎么能想到,他的宸妃和八阿哥连续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最后他居然还死在了那个痴儿之前。

     命运无常,胤禔想的太入神了,不一会就被皱着眉的康熙敲了脑袋:“骑马不要走神!” “儿子在想,当年吴三桂为什么要背叛崇祯。

    ”胤禔道:“当时多尔衮已经带兵走到了喜峰口,如果他没有背叛,就算入关,收拾华北也要费极大的功夫。

    真是难以捉摸。

    ” “背叛总是有各种理由,”康熙半晌才道:“对于吴三桂来说,为崇祯效忠未必会给他带来荣华富贵,反而可能面临兔死狗烹的结局。

    这种对自家性命的担忧压到了他的忠诚,崇祯本人要负责。

    ” 那倒是,在这方面,那位前朝皇帝实在是劣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