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事情开始出现了一些偏差(3)

关灯
“衡臣就是桐城人罢,朕近来听说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

    似乎说的就是你们桐城的才子们?” 张廷玉以为皇上叫他来是想问问最近军机处的公文,和留中不发的奏折,不成想皇帝想问的是这个。

    问工作他还有些紧张,要是问文人轶事,他可就太懂了。

     “禀皇上,臣是桐城人,年少一直在家中读书……彼时臣祖父尚在,曾与桐城诸生,如方苞等,到也有过一面之缘。

    ”他细细说道:“只是后来先帝开博学鸿儒科,桐城诸多文士来到京城,那以后就没怎么见过了。

    ” “听说方苞文章写的好,前两年他吃了官司,戴名世还特地像朕求情来着。

    他那本狱中杂记写的倒是不错。

    ”胤禔笑着对弘昸道:“你读了没有?觉着写的如何?” “回汗阿玛话,儿臣已经读过了,深觉其入木三分。

    儿臣未见刑部狱,但读此文章,其中险恶情景,如在眼前。

    ” 一问一答,端的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张廷玉最近也多见此景,皇上常把三贝勒带在身边,三贝勒本人倒也人材出众,任谁也挑不出不妥当。

     可是等到方苞等文人名士入朝参赞,皇长子端郡王从关外祭祀归来的时候,张廷玉骤然发现,如今能站在皇上身边的不止是端郡王了,还有三贝勒! 朝廷的大典礼中,端郡王与三贝勒自然是分开各自站班,但如果在皇上召见亲贵大臣的场合,作为御前大臣的三贝勒,反而更经常性的留在皇上身边,因为端郡王总是有自己的差事要办。

     这个情景真是和先帝时候,当今与废太子的情形别样相似,当年的直王经常办差,可看似留居宫中、时常伴随先帝左右的废太子,却经常因为监国等事宜不能常在先帝身侧。

     再加上……皇帝与储君之间天然的那点芥蒂,最后终于发展到了无可挽回。

    张廷玉看着站在自己前头的两位皇子,这两个年轻人将来又会如何。

    而且,亲身经历过在先帝跟前,与废太子争锋的当今,他又会做何感想呢。

     总得有点想法吧? 张廷玉要失望了。

     实际上胤禔根本没想法,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想到自己喜欢的孩子们会搞出什么纷争。

    当年读书,他曾经对戴梓嘲讽隋文帝,什么“五子同母,不会重蹈覆辙”,实际上,反而是同母兄弟更容易互相不服气。

     可如今轮到他自己,胤禔就没有意识到,他潜意识在回避过去他曾经说过的话。

    毕竟没有哪个正常的父亲,会没事儿琢磨自己儿子们将来会如何的憎恨对方,恨不能杀死自己的兄弟。

     在胤禔看来,自己的安排天衣无缝,弘晗学着掌握大局,不管是关外的技术工场安排,还是如今名士入朝,都让他去锻炼一下。

    而弘昸就安排到弘晗身边,叫哥哥带着他,也让弘晗明白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左膀右臂。

     这样想的够周全了罢。

     年末,弘字辈皇侄们的孝期都过了,弘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