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李瑾玉曾经从宋扬的腹语中知晓,自己的兄弟之间,有一位谋反且成功登基为新帝。

    但他不知道是谁。

     他想了想又拟了一份奏折,这次是封他的兄弟姐妹们。

     大皇子的贝勒晋为郡王,三皇弟、五皇弟封为贝勒,刚刚成人不久的七皇弟封为贝子。

    两位公主都不是李瑾玉的亲妹妹,便只封为和硕公主,待以后出嫁时再提一提封号即可。

     宋扬:【啊?小皇帝要干嘛?怎么不封奸臣封了奸臣之首啊。

    这可怎么办……】 李瑾玉写完,看见宋扬又试图悄悄摸向墨汁盒,瞥了他一眼,“再打翻墨盒,这次就要打你板子了。

    ” 二次作案失败的宋扬悻悻收回手。

     【不识好人心,呸!】 李瑾玉倒不是想养大某位兄弟的胃口,让他更好篡位。

    李瑾玉想的是,那人更快冒头,自己才能更快把他按下去。

     第17章李昭安 圣旨一颁发下去,受封的翌日都进宫来磕头谢恩了。

     当时正好是早上,郡王贝勒们进来磕头谢恩,却不巧,宋扬值班结束,回去休息了。

     李瑾玉想通过他的腹语知道自己哪个兄弟是篡位主谋的计划又一次失败,也懒得虚与委蛇留人吃饭,统统把人都打发回府了。

     下午才是两位公主进来谢恩,宋扬打着哈欠来上班,差点撞上落后一步的李昭安。

     宋扬连忙告罪,李昭安也没生气,还问李瑾玉,“皇兄,这就是传说中的宋扬小公公吗?” 宫内的事传到宫外去那是很平常的,更何况是哪个小太监被看重、哪个后妃受宠这种关乎到拍马屁的大事,宫外不管是芝麻小官还是皇亲贵胄都希望自己能一下子拍中皇帝的马屁,好能平步青云。

     “他啊,整日当班时就带了人来,脑袋都不知道掉哪去了。

    ”李瑾玉让两位公主不必多礼,特别是李纯安一向拘束。

     李瑾玉这话说得十分亲近,像是为宋扬刚刚差点撞到公主的行为脱罪一般,惹得另一位公主李纯安都侧目看了一眼宋扬,没想到皇兄还有这么信赖太监的时候。

     到适婚年龄的李昭安已经和蔺丞相家的嫡次子蔺承寅定下了婚约,且公主本人出宫开府了,只等先帝指婚时定的日期一到,即可成亲。

     而年纪稍小的李纯安还住在宫内,且未许配人,可以先缓一缓。

     这些事宋扬本就知晓一二,在系统的告知下,知道了原书里后来的发展。

     【李昭安倒是个有血性的公主,夫家造反,她亲手砍下了丈夫的头颅,随后就自杀了。

    】 在原书里,蔺承寅是参与了造反篡位的,还告诉了公主,希望公主能帮助自己。

    但是李昭安没有丝毫犹豫就